血管就像身体的高速公路,一旦堵塞或塌方,会引发一系列问题。5月18日是全国血管健康日,一起看看如何让血管保持年轻又通畅。
警惕“人未老血管先衰”
心血管医学领域有句话:“人与动脉同寿”,说的是人的寿命与血管年龄相关。人体血管生来柔软通畅,病于血管堵塞,老于血管硬化。
很多人认为,人在头发花白时,血管才开始老化、堵塞,其实不然。日常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都可能导致血管早衰。
一根血管可能遇到3个问题
衰老的血管可能出现下面3个问题:
血管硬化:血管老化导致血管中膜的平滑肌增生,胶原蛋白增多,弹力蛋白断裂,血管不断变脆、变硬,进而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脑微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管硬化容易与高血压“相辅相成”,形成恶性循环。
血管粥样硬化:动脉内膜病变导致血管内出现斑块,就像管道内壁结垢、生锈,逐渐导致管道受阻,无法快速通畅地供水。
当血管弹性越来越差,血管腔里越来越窄,血管在某天可能突然“崩盘罢工”,进而形成血栓。血管无法正常流通,还会引起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严重时甚至引发急性心梗、脑梗。
静脉曲张:血管老化还可能带来血管扩张,即静脉曲张。一般而言,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或需要长时间站立的人易患静脉曲张。
患上静脉曲张后,站立或行走都会受到影响。同时,静脉曲张也是导致静脉血栓的重要原因。
这些迹象可能是血管的求救信号
当身体出现下面这些迹象,可能是血管出了问题,发出求救信号。
爬楼感觉胸闷胸痛:爬楼梯、跑步等运动后,觉得胸闷或胸骨后疼痛,像有一块石板压在前胸,提示可能供应心脏的冠脉狭窄。但要注意区分是否是因缺乏锻炼导致上楼气短的情况。
间歇性跛行:走路时突然出现下肢疼痛、无力或麻木,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提示可能出现下肢血管狭窄。
双臂血压不一样:正常人双侧上肢血压是略有差异的,但是当这种差异达到20毫米汞柱以上就要引起注意了,可能提示血压低的一侧上肢血管有血栓或狭窄。
一过性意识丧失:眼前一黑或突然一晕,可能提示大脑中有血栓或狭窄。突然出现意识不清,持续时间大约为几秒钟至几分钟,提示可能出现脑血管狭窄。
抬头纹较多:有些人抬头纹特别多、特别深。有研究显示,胶原蛋白和氧化应激的变化似乎在动脉粥样硬化和皱纹中都起着作用,而面部前额的血管非常小,可能对斑块的形成更敏感。
全身性表现:除了局部症状,血管不健康、堵塞还会出现全身性的问题,例如,伤口好得特别慢,一个小伤口很久都不愈合。轻微磕碰就淤青,皮肤干燥、脱皮、瘙痒等,都可能是血流不畅的信号。
初步测验血管是否健康
身体各部位血管是否健康,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简单自测。
1.初步自测四肢血管状况
平躺,抬起双腿呈45度,保持1~2分钟,观察腿部颜色变化。腿部颜色基本不变或轻微变淡则正常。若明显发白、发凉,放下后呈紫红色,需要警惕。
注意:冷、贫血或患有甲减可能影响结果。
2.快速识别脑血管问题
面部表情:对着镜子微笑,观察是否有一侧嘴角下垂。
手臂力量:闭眼平举双臂10秒,看是否有一侧手臂下落。
语言能力:说一句完整的话,检查是否口齿不清。
出现以上任何一种异常,建议立即就医,即使症状短暂消失也要就医。
3.心电图识别心血管问题
心电图检查是心血管健康体检和各种心脏疾病诊断的重要检查。如果经常感觉胸闷、心悸、头昏、眼花、心前区不适或疼痛等症状,应做心电图检查。
心脏彩超和颈动脉彩超等专项检查可以深入评估心脏血管功能,及时发现冠心病、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等潜在风险。
这5类人的血管更易出问题
口味重的人:高糖、高油、高脂、高盐“四高”饮食,可以说是血管的头号天敌。它们会增大高血压风险,也容易导致胆固醇、血脂等附着于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导致血管不畅通。
爱吸烟的人:吸烟、吸二手烟,都会导致血管易变硬。国外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二手烟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比自己抽烟还要严重。
运动少的人: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垃圾”逐渐积累,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帮助清理血管“垃圾”。
压力大的人:坏情绪、压力大等也可能加速血管老化速度,让其变硬。
爱熬夜的人:长期熬夜会增加心血管压力,易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如果连续休息不好,加上情绪焦虑,血压波动大,可能诱发脑卒中(中风)甚至猝死。
有“三高”的人: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多多少少与心血管超负荷有关。“三高”演变到最后,则可能导致诸如冠心病、中风之类的严重并发症。
日常生活中如何养出年轻血管
第一,健康饮食,控糖控盐。烹调菜肴时加糖会掩盖咸味,导致盐和糖的摄入同时增加。建议使用有刻度的限盐勺、小盐罐等工具来控制糖和盐的用量。选用低钠盐既能满足对咸味的要求,还能减少钠的摄入。
第二,注意进食顺序。正确的进食顺序有利于控制血糖,对血管健康也有利。每一餐我们都应先吃蔬菜,再吃主食和肉类。每一口食物最好咀嚼30次以上再咽下,增加饱腹感,也可以避免吃得太快导致进食过量。
第三,多吃蔬菜、水果,均衡膳食。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这些都有益于血管健康。多吃橄榄油、深海鱼、浆果、坚果等,也对血管健康有利。
第四,适当锻炼。建议每个人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体能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以增强代谢,改善血液循环。
第五,规律作息,学会自我减压。成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不要长时间熬夜,更不要在入睡前吸烟、饮酒。此外,我们应学会自我放松,可通过冥想、读书、听音乐等来缓解情绪。
第六,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有血管疾病潜在风险的人,一定要定期检查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指标,发现问题及早干预,防患于未然。
(综合来源:科普中国、新京报、大众日报、央广网、生命时报、健康报等)
工人日报客户端《乐健康》第615期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