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围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擘画改革蓝图,强调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作出重大部署。这是新征程上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大举措。

《决定》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作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要求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落实“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总结运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宝贵经验,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不断增强治理腐败效能。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才能有力有效推进。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党中央领导反腐败工作的体制机制,落实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使反腐败工作在决策部署指挥、资源力量整合、措施手段运用上更加协同高效。

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一体推进“三不腐”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不敢”是前提,重在形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强大震慑;“不能”是关键,重在强化对权力配置运行的刚性约束和有效监督;“不想”是根本,重在培养廉洁奉公、拒腐防变的思想自觉。要打通三者内在联系,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推动“三不腐”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坚持以改革精神防治腐败。改革创新是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的动力所在,是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重要法宝。要将防治腐败措施与改革举措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完善配置科学、制约有效、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压缩权力任性行使的空间;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创新,善用科技赋能,不断提升防治腐败能力和水平。

坚持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坚定。腐败是人类社会共有现象,根治腐败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要始终亮明我们党同腐败水火不容的政治立场,坚定道不变、志不改的信心决心,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让反复发作的老问题逐渐减少,让新出现的问题难以蔓延,推动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辅导读本》)

来源:共产党员网

初审:李佳月

复审:魏兴瑶

终审:孟 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