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9日讯 为深化非遗活态传承,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纺织服装教育的融合,近日,德州学院纺织服装学院(鲁锦学院)特邀国家级非遗鲁锦技艺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鲁锦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实践教学。通过“非遗进课堂”的沉浸式体验,让青年学子近距离感受鲁锦织造技艺的魅力,探索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
在实训教室内,传承人现场演示鲁锦核心技艺,指导学生操作传统木质织机。从经纬交织技巧到“七十二道工序”的工艺精髓,师生共同体验千年技艺的匠心传承。学生团队在传承人指导下,对“万字纹” “合斗纹”等经典图案进行创新解构,将鲁锦元素融入服饰、文创等现代设计。
2023年1月,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13部门印发《推动鲁锦产业振兴发展的若干措施》。作为全国首个鲁锦学院,构建了“非遗大师+高校导师+企业导师”协同机制,贯通学生技艺研习、文创开发、品牌运营全链条能力培养。此次专业实践是鲁锦学院成立后,整合社会优质资源推进非遗教育的实质性举措。鲁锦学院肩负着为非遗传承“造血”的使命,未来将通过“传承人认证培养” “非遗创新工作坊”等机制,培育兼具传统功底与现代视野的新一代非遗守护者。
此次活动是传统手工艺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创新碰撞。未来,德州将持续深化非遗教育,让千年鲁锦在青年学子手中焕发新生机。
闪电新闻记者 赵胜楠 通讯员 赵萌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