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葛梦桐
医保基金具有“专款专用”的性质,是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但有人竟把医保基金当做了“唐僧肉”。
此前,在江苏昆山开汽车维修店的张某使用店员的医保卡,为未缴纳医保的侄子小张办理住院、出院及缴费手续,骗取医保金58000余元,不过“如意算盘”最终落了空。日前,经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五千元。
张某为何对医保金打起了“歪算盘”?2024年4月,公安机关接到小张报警,称自己在打工的汽修店干活时受伤,但老板张某不予处理。民警现场调解时,小张又补充反映自己两年前在店里摔伤,就医时张某让其冒用店内另一员工老刘的医保卡看病做手术。掌握上述情况后,公安机关遂对此展开调查。
调查发现,小张曾在姑姑张某的汽修店里打工,2022年6月某日深夜,小张于店内不慎滑倒,导致多处骨折。在将小张送到医院后,张某考虑到小张未在昆山缴纳医保,自费就医费用较高,便和员工老刘商量使用存放在张某处的老刘的医保卡为小张办理就医手续。
“等待做手术时,姑姑告诉我她是用老刘的医保卡给我办的住院。有护士还问我怎么看着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姑姑帮忙应付了过去,还让我为了显老不要刮胡子。”小张说。此后,每逢医护人员核对姓名,小张都假称自己为老刘蒙混过关。10天后,小张出院时,张某再次使用老刘的医保卡为其办理出院手续、结算医疗费用。
两年后,复查时医生建议小张进行二次手术,当小张再次联系姑姑张某求助时,却发现自己被姑姑拉黑了。一气之下,小张选择报警揭发张某的骗保行为。
2024年11月,昆山市人民检察院应邀提前介入本案。承办检察官考虑到小张术后进行过复查,建议公安机关补充调取小张复查时的医保使用情况记录,补充认定犯罪事实。
侦查发现,小张曾于2023年11月前往医院实名复查,由于系统内没有小张真名关联的就医及手术记录,医生无法为其安排检查,小张只得找姑姑张某帮忙。次日,张某又拿着老刘的医保卡带小张前往医院挂号拍片。
经查,小张冒用老刘医保卡就医期间,医疗费用总额共计86000余元,其中医保基金统筹支出58000余元,剩余27000余元由张某自费支付。经释法说理,张某主动退还骗取的全部58000余元医保基金。
昆山市人民检察院审理认为,张某直接使用老刘医保卡为小张结算住院费用,其行为构成诈骗罪。2024年12月,该院依法对张某提起公诉,法院于2025年1月作出前述判决。对于小张和老刘的行为,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医保基金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管好用好。”昆山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蔡涛介绍,该院结合案件办理经验,牵头与医保部门、公安机关会签《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基金诈骗案件两法工作机制意见》,深化细化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与医保局会签《共同建立医保领域欺诈骗保问题综合治理协作机制意见》,夯实办案协作、延伸协作、宣传协作等方面工作举措,凝聚守护医保基金安全合力。
此外,昆山市人民检察院还就办案中发现的医保基金使用及管理问题,面向相关部门、医疗机构代表及群众开展多场“共护医保”法治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对医保基金“不敢骗、不能骗、不想骗”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