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消息,印巴停火之后,印度国内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说,印度这边一直在丧事喜办,在全国范围内搞大规模庆祝活动,甚至还邀请70个国家的武官开会,向他们宣扬印度的胜利,顺便吹嘘一波印度的国产装备。
在此之后,印度民间爆发了抵制活动,有两个国家遭到了强烈抵制,一个是土耳其,一个是阿塞拜疆。
目前,全印度贸易商联合会已经呼吁印度人,抵制来自这两国的商品,且不要前往这两国旅游。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遭到碰瓷,但是印度自上而下的表现,都显得非常拧巴。
不邀请中国也不抵制中国
印度官方的碰瓷行为是,邀请他国武官开会时,没有邀请中国,但当时邀请了土耳其,只不过因为土耳其只派遣低级官员参会,被印度拒绝了。
而印度人在抵制其他国家的时候,抵制土耳其,却没有抵制中国。
为什么会这么拧巴呢?
要知道,印度人总是喜欢和中国比个高下,而且曾经印度人也抵制过“中国制造”,这一次怎么没有继续呢?
这个现象,仔细想想,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属于演戏没能演全套。
不承认战机被击落
印度这一套操作背后的逻辑是,不承认多架战机被巴基斯坦击落。
那么在印度人看来,巴基斯坦没有击落印度战机,也就是中国战机没有击落印度购买的万国牌战机,那么就不用抵制中国,越是抵制中国,就越是会证明印度的战机真的被巴基斯坦购买的中国战机给击落了。
所以即便中国战机给印度空军造成的损失,远比土耳其和阿塞拜疆提供的装备要大,但印度人主要抵制的还是土阿两国,实际上属于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
说印度演戏没有演全套,是因为印度政府拒绝邀请中国参加其通报胜利的会议,因为印度政府很清楚一些事实,邀请中国强行吹一波赢得获胜了,只会让印度更加尴尬。
也就是说,印度政府拒绝邀请中国的做法,事实上承认了印度空军因中国战机遭受重大损失,而印度人则是选择“就当无事发生过”,双方似乎没有对好剧本。
当然,更可能是,这场戏本来就很难演,只能各演各的。
为什么疯狂针对土耳其?
对比来看,土耳其遭了印度的疯狂针对,且从政府到民间,保持了一致性。
印度政府曾指责巴基斯坦在冲突期间部署了土耳其的无人机,在后来召开的通报会议上,也邀请了土耳其参加,至于为什么要邀请土耳其,就是想炫耀土耳其一脸,因为土耳其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并未对印度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所以印度政府愿意承认,甚至想当着土耳其的面恶心土耳其一波,而民间主要的抵制对象也是土耳其。
简而言之,印度能够应对土耳其对巴基斯坦的支持,所以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这一点;而印度无力应对巴基斯坦从中国购买的装备,所以自上而下都表现得很低调,避免因为自己无端招惹中国而遭到打脸。
当然,这里面肯定也有别的因素,比如中国整体上的中立立场,没有像土耳其那样,摆出一副非要通过巴基斯坦与印度死磕的样子。
此外,印度和巴基斯坦对自己的定位相似,均认为自己是大国,但硬实力并未获得普遍认可,本身就存在竞争关系,即便是平时,印度人也不待见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