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省级课题《数字化赋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研究》,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新路径,全面提升教师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展教学的专业能力,近日,灵璧县数字化赋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题教研活动在该县实验小学湖光路校区举行,来自全县各中心校及县属小学的三百余名教师齐聚一堂,共赴这场充满科技感与教育智慧的教学盛宴。
活动现场,三节精彩纷呈的课例生动展现了数字化赋能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灵璧县足球学校的刘亚莉老师执教《海底世界》时,以一段精美的3D动画《敖丙探秘海底》作为课堂导入,神话角色敖丙灵动的身影和海底绚烂的光影,瞬间抓住了学生们的眼球,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在后续教学中,她熟练运用希沃课堂活动、即梦3D场景、智能对话平台等数字化工具,开展“海底知识大闯关”游戏。学生们通过触屏操作,在虚拟的海底世界中收集海洋生物卡片,与智能对话平台进行问答互动,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中对海底景色和物产的描写,更在趣味互动中打破了传统课堂资源的局限。
灵璧县实验小学的张馨月老师带来的童话故事《咕咚》,借助VR立体森林场景,搭配数字人学习伙伴明明,让学生们仿佛真的走进了那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童话世界。戴上VR 设备的学生们,兴奋地伸手触摸眼前虚拟的花草树木,和数字人明明热情打招呼。在精读课文感受动物们的害怕情绪时,张老师通过动画特效,为动物们赋予生动的数字人语言动作,小兔子惊慌失措的表情、小猴子连滚带爬的动作,都在大屏幕上栩栩如生地呈现。孩子们被深深吸引,纷纷模仿动物们的神态和动作朗读课文,课堂气氛热烈,在充满诗意的童话课堂中,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灵璧县朝阳镇孟邵小学的史卫卫老师执教《手指》一课时,借助AI 语音两次模拟丰子恺角色。在课堂导入环节,“虚拟嘉宾”丰子恺以温和亲切的声音发布“趣写五官”任务,学生们瞬间来了兴致,低头奋笔疾书,将自己对五官的独特想象倾注于笔尖。在结尾点评习作时,“虚拟嘉宾”再次登场,用充满文学气息的语言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幽默风趣的评价让孩子们笑得合不拢嘴,也激发了他们对写作的热爱。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界限,为学生带来了独特而难忘的学习体验。
三节展示课后,灵璧县朝阳镇丁陈小学的赵小彬、灵城东关小学的亢金尚、实验小学的刘海灵分别对示范课进行点评。他们一致高度评价这三节课,认为其通过巧妙的情境创设、高效的互动生成等多种路径,成功构建了“技术赋能、趣味盎然”的智慧课堂,为AI 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范例。
活动最后,该县教体局教研室教研员韩娟带来了《数字驱动阅读革新 策略领航语文课程》专题讲座。她从数字化赋能语文阅读课堂的价值意义、实施路径、创新策略三个维度展开,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剖析了数字化技术对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韩娟呼吁全体教师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将数字化技术切实应用到日常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共同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而努力,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滋养学生精神成长的肥沃土壤。
活动结束后,参与教师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来自该县朝阳镇一学校教师感慨道:“这次教研活动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数字化技术可以如此巧妙地融入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还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我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些创新方法带回自己的课堂,让学生们也体验一下科技带来的学习乐趣。” 另一位青年教师王老师也激动地表示:“三位老师的示范课和韩老师的讲座,为我指明了今后教学的方向。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助力他们成长。”
该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教研活动聚焦数字化技术在课堂中的创新应用,不仅有力推动了省级课题的研究进程,更为全县语文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优质平台,切实提高了教师运用数字化技术助力语文阅读教学的能力,为灵璧县小学语文教学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清晰的前进方向。
(赵奇 张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