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到来
气温逐渐升高
近期,申城各大菜市场
迎来了本地菜集中上市期
蚕豆、豌豆、毛豆……
以及各类绿叶蔬菜
市民们都忙不迭尝鲜
崇明
记者在崇明菜市场走访发现,摊位上摆满了新鲜水嫩的时令蔬菜,价格也适宜,不少市民认真挑选着所需食材。其中,毛豆、苋菜、红皮土豆尤其受欢迎。
市民:
这个崇明小土豆很好吃,准备红烧,还买了点米苋,都是时令蔬菜,新鲜。
市民:
茄子烧给家里的小宝宝吃,茭白炒毛豆吃。
俗话说,"夏吃豆,胜吃肉"。豆类蔬菜富含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夏天吃豆类能够有效调节人体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眼下,蚕豆、豌豆马上就要下市了,但本地毛豆的"接力"上市,让豆类爱好者能继续吃个过瘾。
奉贤区
奉贤南桥集贸市场内也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摊位上,各类蔬菜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沾着晨露的丝瓜泛着柔光,刚摘下的黄瓜散发淡淡清香,油亮的青茄子摆放整齐,蚕豆更是备受市民青睐,摊主一边熟练地剥着豆荚,一边介绍。
摊主:
(蚕豆) 口感糯、好吃,咸菜烧豆瓣,豆瓣烧蛋汤都可以,刚刚出来的时候好贵,现在便宜了,剥好的豆瓣只要15元(一斤),自己剥2元钱一斤就够了,之前带壳的 10几元一斤。
市民:
都是绿叶菜,都是本地菜,我基本上两三天来一次,(这里)菜品种挺多的,市场菜的价格还可以。
蔬菜虽味美
但也千万不可贪嘴
近日
就有人因连吃5天"豌豆宴"
痛进了医院!
一天两碗换来关节"长石头"
家住宁波鄞州的陆先生在自家小院种了一片豌豆。5月份正值大量上市,他干脆顿顿“豌豆当家”——每天两大碗,一连吃了5天。
图源 视觉中国
不久后
陆先生脚趾开始隐隐作痛
他翻出常备的止痛片应付
没想到这次药片"失灵"
膝盖肿得无法弯曲
他听说过痛风的症状,知道自己可能是痛风发作,于是在家人搀扶下捂着红肿的脚趾进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风湿免疫科。
接诊的医生解释,"双手、双足关节布满痛风石,这是长期高尿酸血症引发的并发症"。得知陆先生一天吃两碗豌豆后,医生表示新鲜豌豆嘌呤含量达86mg/100g,属于中嘌呤食物,短时间内大量食用也会给尿酸"火上浇油"。
关节超声显示痛风石沉积
餐桌上的"嘌呤雷区"要警惕
医生介绍,根据《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版)》
- 蚕豆、黄豆、绿豆、黑豆等干豆类嘌呤值均超150mg/100g,属于高嘌呤食物(嘌呤含量>150mg/100g);
- 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因浸泡、磨浆等工艺,嘌呤流失过半,多数为中低嘌呤食物
- 新鲜豆类由于水分较多,多数为低嘌呤食物(新鲜豌豆除外)。
医生特别提醒,咸齑卤、红膏呛蟹等腌制食品,盐分和嘌呤"双高",痛风患者务必忌口。
此外,这些常见食物的风险系数,痛风患者也要知晓:
- 高风险——浓汤(骨头汤/海鲜汤)、动物内脏、贝壳类海鲜产品(如生蚝、牡蛎、扇贝、毛蚶)、香菇类(干)。
- 中风险——豌豆、加工肉制品(如腊肉、午餐肉、牛肉干、猪肉松等)。
- 安全区——牛奶、鸡蛋、新鲜蔬菜及水果(如冬瓜、樱桃等)。
痛风不治后果多严重?
此外,医生在追问病史过程中发现,陆先生四肢关节反复疼痛已有5年多,总以为"痛完就没事",疼厉害了就吞两片止痛药,从未接受规范治疗。
"关节痛只是冰山一角!"她指着陆先生的关节能谱CT影像叹息:绿色代表的就是尿酸盐结晶,密密麻麻地像"小刀"般扎在关节滑膜上,引发剧烈红肿热痛;更可怕的是,这些"隐形杀手"会悄悄沉积在肾脏,导致肾结石、肾功能衰竭,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膝关节能谱CT显示绿色的尿酸盐晶体
"痛风患者中约30%合并慢性肾病,比普通人群高5倍。"医生透露有人因手指关节畸形无法握筷,有人因肾衰竭需要终身透析。
医生提醒
止痛药治标不治本
痛风规范治疗记住两点
首先,止痛后更要"清垃圾"。急性期可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消炎止痛药、糖皮质激素等缓解急性炎症,但后续需长期服用降尿酸药(如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将血尿酸稳定在至少360μmol/L以下,逐步溶解尿酸盐结晶。
其次,降尿酸治疗贵在"坚持"。只有坚持长期平稳降尿酸,才能真正告别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治疗痛风相关并发症(如痛风石、痛风肾等)。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可以治愈的关节炎,痛风治疗之根本在于降尿酸。"医生强调,坚持规范用药、定期复查、管住嘴,三成患者可实现痛风石完全消退,"别让'忍一忍'耽误一辈子"。
来源 新闻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