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越南河内,美国军人检查在防务博览会上展示的车辆和飞机。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综合编译 张昊天

欧美国家制造的武器装备有可能“登陆”越南吗?近日,美国“突破防务”网站刊发分析文章,称越南未必会像过去几十年里那样继续对西方军备紧闭大门。不过,军事观察家们也承认,虽然各国军工企业认为东南亚地区的市场潜力可观,但对欧美军火商来说,越南仍然是一个陌生且独特的市场,潜在商机未必能转化为实际利益。

欧美军工企业将开发越南市场这个选项摆上桌面,背景是越南传统的军贸合作伙伴俄罗斯“自顾不暇”。作为东南亚的制造业重镇和人口大国,越南早在2021年就启动了新一轮军事现代化建设。彼时,大部分军情分析师和智囊机构相信,越南需要的大部分军火将由俄罗斯提供。然而,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冲突改变了局势:一方面,西方对俄制裁影响了后者的武器产能;另一方面,俄罗斯没有太多余力为外国客户服务。

“在俄乌达成和平解决方案之前,越南从俄罗斯采购武器的计划将继续被搁置。越南可能谨慎行动,靠其他来源满足国防需求。”澳大利亚国防学院名誉教授卡莱尔·塞耶说。

不少西方军火商闻风而动,向越南递出橄榄枝。去年12月下旬的越南国际防务展期间,空中客车、英国宇航系统、波音、莱昂纳多、洛克希德·马丁、莱茵金属和泰雷兹等西方知名军工企业组团参展,宣传自家的拳头产品。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已于2021年向越南提供了6架T-6C教练机,制造商德事隆公司称“为此深感荣幸”。

西方军工企业关注越南,是因为这个东南亚国家愿意为国防现代化投入资金,给外界以较大的想象空间。数据咨询公司GlobalData提供的资料显示,越南将国内生产总值的至少2%用于国防,其2024年的军事预算约为78亿美元;到2029年,越南国防预算的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到5.6%,届时总支出将达到约102亿美元。在资金有保障的前提下,越南不排斥尝试俄制武器以外的硬件,例如已经与韩国就引进20辆K9自行火炮达成一致,合同价值约3亿美元。

越南今年的武器装备采购预算约为15亿美元,高于2018年至2022年的年均11亿美元。换句话说,购买20辆K9将消耗年度预算的20%左右。因此,越南更倾向于把剩余资金投入那些相对前沿且“效费比”较高的领域。美国波音公司的一名副总裁对“突破防务”透露,无人艇和无人机最有希望引起越南的兴趣。在去年年底的展会上,美国军火商还展示了C-130运输机,以及旨在替代老式装甲车的“斯崔克”战车。

当前,越南正按部就班地推动国防现代化,要求本国军事工业“达到现代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这一表态的潜台词是,西方军工企业赴越南“淘金”,需要克服多重障碍。

首先是信息公开和沟通问题。美国商务部曾发布提示称:“外国出口商发现,进入越南市场比较困难,因为越南的开支数据并不定期公开,并且对采购计划保密”。英国宇航系统公司亚洲区总经理娜塔莎·菲弗解释说,越南和西方公司正在上演一场“微妙的舞蹈”,“我们试图弄清他们在寻找什么,我们觉得对方无法迅速阐明自身的需求”。

其次是如何保障军售符合各方法律。特别是对美国来说,如果刻意给军售附加政治条件,可能遭到越南的抵制。

“第三个挑战是成本。”塞耶解释说,“西方设备往往很贵。俄罗斯对越南的军售在金融政策上相当灵活,西方军火商则不然。”

最后一个挑战是,越南在引进西方武器的过程中,如何克服或缓解兼容性问题。当一个国家试图从俄罗斯制造的装备转向西方装备时,这是相当常见的问题。

俄罗斯军火在越南的竞争力有所下滑,但西方军工企业仍然面临当地企业的竞争。“突破防务”提到,去年的越南国际防务展让八方来客大开眼界,因为“越南借机展示了其国内的军工水平,表明该国有能力改进和升级从俄罗斯获得的老式武器,并且在无人机、导弹、雷达和电子战方面推动创新”。例如,与越南军队联系密切的Viettel公司在展会上推出了代号VCS-01的海岸防御导弹系统。

塞耶进一步分析说:“越南国防工业的竞争环境向国有企业倾斜。不过,该国最新出台的《国防和安全工业与工业动员法》为私营公司在相关领域打开了空间,可能会吸引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其他新兴领域头部企业的关注。”

最近一段时期,影响西方武器在越南销售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或许是美国政府扬言对越南加征的关税,这会让美国军工企业面临比过去更大的阻力。“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越南曾受到美国的巨大压力,美方要求越南停止购买俄罗斯武器。”塞耶强调,类似的情况是否会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内再度出现,值得持续关注。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