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亚局势再度风云变幻!印度政府宣布在查谟 - 克什米尔地区重新部署一支特殊力量 —— 退伍军人部队,首批约4000人,其中435人合法持有私人武器,被赋予“固定哨位警卫”角色。与此同时,印度早已在克什米尔控制区部署了约50万名正规军人,几乎占整个印军作战序列的五分之一,重兵压境态势明显。
印度此举,表面上是为保障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声称这些退役士兵不会参与主动攻击或边界巡逻,只是承担维稳任务,防止 “恐怖袭击” 或 “破坏行为”。但在巴基斯坦看来,这无疑是一种 “软军事升级”,是对停火协议的破坏。毕竟,在双方刚达成停火协议不久,印度就有这样的动作,很难不让人产生怀疑。
不过巴铁也没有坐以待毙,就在印度 50 万大军压境,局势剑拔弩张之时,一则重磅消息传来: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乘坐专机直飞北京,并且一待就是三天,这一行动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从外交层面看,中国外交部强调,巴铁外长此次访华凸显了两国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 的特殊关系。在当前印巴紧张局势下,巴基斯坦外长此时访华,无疑是向外界释放一个非常炸裂的信号:巴基斯坦并非孤立无援,在国际舞台上有坚定的伙伴支持。而中国接待巴方外长,也是在明确表明立场,关注南亚局势发展,希望通过外交途径推动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巴两国这次就南亚局势的发展,以及对和平稳定的影响深入讨论,这种高层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对于缓解地区紧张局势至关重要。
从军事合作层面看,中国长期作为巴基斯坦主要武器供应方,过去五年巴方 81% 的武器进口自中国,涵盖潜艇、战斗机等关键装备。此次印巴冲突中,巴空军凭借中国武器取得显著战果。有分析称,达尔此行可能会进一步加强中巴军事合作。毕竟,印度在军事装备上不断更新,巴基斯坦有必要提升自身军事力量以维持战略平衡。向中国求购先进战机如歼 35 等增强空中优势,是一个可能的选项。而且,除了武器采购,双方在军事技术交流、联合军事训练等方面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这将进一步提升巴基斯坦的国防能力。
而印度在边境屯兵 50 万,看似来势汹汹,实则面临诸多困境。其内部问题丛生,地方选举惨败、卢比贬值、物价飞涨,却还要靠大量军事投入撑门面。军事装备方面,看似有先进的阵风战机等,但实际问题不少。所以在与巴基斯坦的对抗中,印度的军事优势并不明显,尤其是面对中国零件撑腰的巴基斯坦自杀无人机产业链,印度甚至陷入了 “防空导弹库一周见底” 的尴尬循环。
而巴基斯坦专机直飞北京并停留三天,与中国展开多领域深度合作,可谓是一步妙棋。此举不仅强化了巴方在外交、军事、经济层面的战略依托,显著提升其抵御印度军事压力的能力,更有效打破地区战略平衡。通过紧密的中巴协作,巴基斯坦既捍卫了核心利益,也使印度在南亚博弈中陷入孤立。同时,这种以和平对话与合作互助替代军事对抗的模式,为破解南亚困局、推动地区稳定繁荣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