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吕蒙正,北宋名相,他的故事,得从“穷”说起。出生官宦世家,却因父亲风流,被赶出家门,母子俩沦落为乞丐,在破窑洞里度日。
吃不饱饭是常态,去庙里蹭饭,和尚们还故意饭后敲钟。少年吕蒙正写下“十度投斋九度空,恼恨僧人饭后钟”,道尽辛酸。为填饱肚子,他甚至和野狗抢过食物,后来感叹“一肩挑尽人间苦,村犬何须吠不休”。
过年时,家家户户贴春联,吕蒙正也写了一副:“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寓意“无衣无食,无东西”,让人心酸。
34岁那年,吕蒙正终于考上状元,人生迎来转机。昔日那些冷眼相待的亲戚,这时都来巴结他。吕蒙正在寒窑旁又写下一副对联:“旧岁饥荒...无人雪中送炭;今科侥幸...尽来锦上添花。” 羞得那些人无地自容。
宋太宗欣赏吕蒙正的才华,让他当官,还赏了二十万钱。吕蒙正为母亲买了宅子,还把对自己不管不顾的父亲接来一起奉养。
几年后,吕蒙正当上了宰相,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破窑赋》。他说:“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他认为,人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还得看时运。
吕蒙正一生三任宰相,为官清廉,心系百姓。晚年时,宋真宗问他哪个儿子可以重用,他说:“我的儿子都不行,倒是我的侄子吕夷简,有宰相之才。” 后来,吕夷简果然成为一代名相。
吕蒙正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志气,努力奋斗。他的《破窑赋》,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