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血脂问题上,很多朋友的血脂指标,并不是只有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而相比这两个指标,我国高脂血症患者中,出现甘油三酯升高的人群比例反而更高。
虽然我们强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血脂控制的首要靶点,但这并不代表升高的甘油三酯我们可以放任不管,在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的同时,对于升高的甘油三酯,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是不是一定要吃药呢?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来大家聊一下这方面的话题。
甘油三酯升高的危害
在各种血脂成分中,富含甘油三酯的血脂成分,包括了乳糜颗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如果我们是空腹检查血脂的话,一般乳糜颗粒已经基本被代谢完,所以甘油三酯高,一般代表的是极低密度脂蛋白及其残粒的水平的升高。
这种升高同样也会对血管内皮造成炎症反应,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对比对血管的损伤风险程度,甘油三酯的危害,并不亚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所以更强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因为它的占比一般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10倍左右,因此,对于血管的影响更大,但甘油三酯的升高,同样也会带来的残余心血管风险,同样也不容忽视。
甘油三酯升高不但会影响动脉血管健康,同时还会对血糖代谢,其他血脂指标的代谢带来负面影响,重度的甘油三酯升高,还会带来急性胰腺炎发病风险的急剧增加,这些风险,同样也是我们应该积极重视甘油三酯升高的重要原因。
发现甘油三酯高,首先该做的不是吃药
很多朋友发现自己甘油三酯升高的问题,就急着问要吃什么药?实际上,我们在出现甘油三酯高时,首先该做的并不是吃药,而是做好风险评估。
要评估甘油三酯高的风险高低,是否需要用药,我们可以从这2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甘油三酯升高的水平。甘油三酯的正常值是1.7mmol/L以下,一般超出这个值就算是升高,但通常我们把1.7到2.3mmol/L的水平称作边缘升高,对于这种情况,一般都不需要用药,可以通过在生活上减少高脂高糖饮食,加强运动锻炼,戒饮烈性酒,保持良好心态等方面的调理来把升高的血脂降下来。
如果甘油三酯的水平超过2.3,但是尚未超过5.6mmol/L,这个水平属于轻中度升高,一般也建议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来加强控制,而对于超过5.6mmol/L重度升高的情况,甘油三酯带来的危害更大,急性胰腺炎的风险也会大幅升高,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在生活调理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了。
评估甘油三酯升高的风险,除了要看甘油三酯本身的水平高低,还需要注意综合其他血脂指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来进综合评估。
如果我们甘油三酯是轻中度升高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都在达标范围内,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那还是建议不必服药,尽量通过生活调理把升高的甘油三酯降下来。
如果我们的甘油三酯同样是轻中度升高,但同时伴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还伴有其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也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这种情况下,除了要做好生活调理,及时的加用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把它降到1.7以下的达标范围内,就是很有必要的。
所有说,对于甘油三酯升高这件事,我们到底该不该吃药,应该是在做好各方面综合风险评估的前提下,做出的评估选择。如果甘油三酯本身属于重度升高的情况,或存在较高的心血管风险,在做好生活干预无法有效全面消除风险的情况下,及时用药降低甘油三酯,就是很有必要的。
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选择
如果单纯降低甘油三酯这个指标,目前临床上可以优选的药物还是贝特类药物。这类药物属于过氧化物酶增值提激活受体α激动剂,通过激活相关受体,能够增加甘油三酯的代谢分解,从而降低甘油三酯水平。除了降低甘油三酯以外,贝特类药物还能够升高“好胆固醇”的水平,同时可以能轻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达到综合血脂谱的调节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贝特类药物除了调节脂质代谢外,也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因此,是能够带来一定血管获益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药物。
吉非贝齐,苯扎贝特,非诺贝特,佩玛贝特等药物,都属于贝特类药物,此类药物能够使甘油三酯水平下降幅度达到30%到50%,同时还能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20%左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10%,对于甘油三酯升高需要用药的朋友来说,贝特类药物是可有优选的药物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贝特类药物与他汀一样,也可能会引起转氨酶升高,肌肉痛等不良反应风险, 特别是吉非贝齐,苯扎贝特等药物,会抑制他汀的代谢过程,增加肌病不良反应的风险,如果需要合用他汀的朋友,可以优选非诺贝特,佩玛贝特,同时也要在合用药物期间监测好肝功能。
除了贝特类药物以外,单组分的高纯度不饱和脂肪酸制剂,例如二十碳五烯酸乙酯(IPE)也有明确的甘油三酯降低作用,降低幅度在27%到45%之间,这种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制剂,已经经过大型的临床研究证明,在降低甘油三酯之外,能够带来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也是可以考虑用来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选择。
IPE用药安全性高,一般可以和他汀类药物安全合用,需要注意的是,该药物要达到降脂效果,往往需要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带来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另外大剂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制剂,也会起到一定的抗凝血作用,因此合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的人群,应该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额外出血风险。
前述的2个药物,对于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是明确的,但对于某些甘油三酯升高幅度特别大的,特别是有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来说,这种降脂作用可能还不够。
好消息是,一个强效降低甘油三酯的新型药物——Plozasiran,目前已经完成了2期临床试验,显示出了喜人的降甘油三酯效果。Plozasiran是一个小干扰RNA药物,每3个月注射一次,可以通过下调APOC3基因降低甘油三酯,降脂幅度高达80%以上。这个药物如果能够顺利完成三期临床研究获批上市,对于一些甘油三酯超重度升高的患者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福音,能够进一步提升甘油三酯的控制率和达标率。
最后还是要强调,对于甘油三酯升高这件事来说,无论是多高,首先还是要在做好生活调理干预的基础上,做好风险评估后再确定是否需要用药,结合自身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对升高的甘油三酯进行积极控制,能够有助于改善身体的整体代谢健康和降低心血管风险。
希望这篇文章对有甘油三酯高问题朋友的生活调理和药物选择能够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更靠谱的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