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母亲节期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的鲜花产业迎来销售高峰,康乃馨、百合、玫瑰等象征母爱的花卉订单量激增,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美丽经济”的蓬勃发展。花农们提前半个月加大备货量,以满足全国市场的节日需求,据统计,部分花木电商的康乃馨日均发货量达5万枝,整体备货量较去年增长50%,带动全县花木产业单日快递发件量突破50万单,而这看似寻常的一朵朵鲜花,又是如何在沭阳走出自己的经济之路,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引擎的呢?
一朵花的产业链革命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位于北纬33度至34度,地处秦岭淮河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为花木的生长提供了舒适的条件,素有“虞姬故里“花木之乡”的美誉。
图为沭阳鲜花基地。图片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
基于这样的花木资源优势,也为改变经济面貌,沭阳县提出“花木兴县”战略,举全县之力发展花木经济,推动花木的规模化种植,目前,全县花木种植面积已达到60万亩,约占江苏省的1/4、全国的1/20,但真正让花木成为沭阳的特色优势产业,还是因为当地搭上了城镇化和互联网的快车。
沭阳相继出台了《关于扶持农村电商发展的意见》《沭阳县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奖励办法》等文件,重点奖励花木电商、规模园艺、新品种新业态新模式等项目,加快花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而也正因规模种植、电商直播、网红包装、物流快递等节点“全线打通”,淘宝、京东约六成花木类卖家来自沭阳,沭阳花木直播销售额占全国的1/3,2024年,沭阳花木电商入选商务部第一批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典型案例集,是全省唯一入选县,“沭阳花木”在“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中连续6年排名第一,近年来花木电商销售额逐年增加,去年达350亿元,今年将力争突破400亿元。
对于花木产业的重视与扶持,也创造了可观的就业岗位,“全县花木电商从业人员5.5万、花卉经纪人3.3万、花木产业带头人8200人,间接带动全县26万人就业。”沭阳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徐卫星表示,“合计下来,我们共有花木从业人员35万,平均每5人就有1人从事花木相关工作。”
图为主播们正在通过直播进行盆景销售。图片来源/新华社
数字赋能“美丽经济”
在智慧农业“4.0”时代,沭阳花木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迅速发生着变化,为“美丽经济”持续注入新活力。
近年,沭阳探索打造的“数字堰下”平台首要服务于花木产业的发展,让花木的生长状态呈现为可观、可控的数据,村内50亩以上的规模花木基地全部配备传感监测设备,通过物联网,实现了花木生产的智能化,所有生产数据可实时汇集到“数字堰下”指挥中心,农户通过手机端、电视端实时查看,对于植物生长有了更精准的把控。“通过视频监控、传感监测等终端设备,汇集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数据,引导花农通过手机端、电视端精准控温、控湿、用肥、用药,并实时抓取全口径市场行情。”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党总支书记李彦春这样介绍。
图为数字堰下指挥中心大屏。图片来源/宿迁市人民政府
同时,通过与县花木产业大数据平台互联互通,“数字堰下”平台可实时抓取全口径市场行情,农户坐在家里就知道“往哪卖能赚钱”,小户种植与规模营销的桥梁得以成型;通过“你买我卖”模块,集成村内花木生产经营信息,足不出户就能收购货物、销售产品,手机一点“买全村、卖全国”,实现了村内生产与全国市场的有效对接;通过将花木经营户纳入水滴信用数据库,建立起花木电商信用管理体系,规范了花木营销行为,维护了“花木之乡”的良好形象。
如今,伴随产业升级与智慧农业时代的到来,花木产业这一沭阳的亮丽名片,将继续服务于城乡消费和富民增收,通过不断创新的融合发展模式,书写着"美丽经济"的新篇章。
文/李梓昕
资料来源:沭阳发布、江苏新闻、宿迁发布、人民网江苏、交汇点新闻、沭阳县融媒体中心、宿迁网、耿圩发布、中国江苏网、宿迁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