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生前打下的疆土,东到太平洋,西到伊朗,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印度河”,大概1400万平方公里左右(相当于现在3个印度大小)。
他先统一蒙古高原(现在内蒙、外蒙加西伯利亚南边),相当于把整个“草原朋友圈”全收了。
第一次西征暴打中亚强国花剌子模(今乌兹别克斯坦、伊朗一带),直接打到印度河边,把中亚五国全包圆了。还顺带收了西辽(新疆中亚部分)、朝鲜半岛北部,还有西伯利亚的皮毛产地(冷得哆嗦也要占)。他去世时(1227年),地盘主要就是蒙古本部、中亚、西伯利亚南部和半个中国北方。
可即使是这么牛的大汗,却依旧在征战路上遇到很多“硬骨头”,这个硬骨头阻挡了成吉思汗的6次入侵,导致最终没能统一中原,这也算是成吉思汗的统治道路上的遗憾。
所以成吉思汗在临死之前,一直惦记着这个国家,还把子孙交到身边,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草原狼王遇硬骨头
1227年盛夏的六盘山深处,65岁的成吉思汗躺在临时搭建的军帐里,高烧让他的胡须,都黏在汗湿的羊皮毯上。这位让欧亚大陆颤抖了四十年的征服者,此刻正用最后的气力抓住三儿子窝阔台的手:"记住,我死后秘不发丧......等西夏皇帝打开城门投降那天,把党项人杀得一个不留!"他说这话时,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仿佛要把二十二年来的憋屈都嚼碎了咽下去。
就在三天前,他刚收到西夏皇帝李睍派人送来的降书。
那个躲在银川城里的年轻人说愿意献城,却要再等一个月。成吉思汗太清楚这些党项人的把戏了,二十二年来,他们就像草原上的旱獭,蒙古大军一来就缩进地洞,大军前脚刚走,后脚又钻出来啃食庄稼。从1205年第一次交手算起,这样的投降把戏已经上演了五次。
帐外传来战马的嘶鸣,成吉思汗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他想起四十年前那个深秋,自己带着刚统一的蒙古部落第一次南下。
那时黄河岸边的西夏皇宫金碧辉煌,党项商人用骆驼驮着江南的丝绸、波斯的宝石从他面前经过,马蹄踏过的青石路上都嵌着碎银子。
可谁能想到,这个看似富得流油的国家,竟成了他征战生涯里最难啃的硬骨头。
党项人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038年。贺兰山下的兴庆府(今银川)张灯结彩,34岁的李元昊戴着缀满珍珠的皇冠登上龙椅。
这个留着党项人传统辫发的皇帝,既会写汉字又会说吐蕃话,他给新生的西夏王朝定下三条铁律:全民皆兵、广修城池、左右逢源。
党项人把长城沿线的军事要塞修得固若金汤。在阴山深处的斡罗孩城,三万守军驻扎在依山而建的石头城里,城墙上每隔十步就架着能发射毒箭的"旋风砲"。
他们的外交手段也很牛,当北边的辽国来犯,西夏就联合宋朝;等蒙古人打过来,他们又能瞬间向金国称臣。这种"打不过就认怂,缓过劲就翻脸"的策略,让成吉思汗吃了大亏。
1209年的秋天最能说明问题。蒙古十万铁骑围住中兴府(银川),成吉思汗亲自督战三个月,最后掘开黄河水灌城。眼看城墙就要崩塌,突然天降暴雨冲垮堤坝,洪水反而淹了蒙古大营。
西夏皇帝趁机派人送来降书,还附上二十车黄金和三个公主。等蒙古人带着战利品心满意足地撤退,党项人转头就重修城墙,把黄河改道成了护城河。
六次拉锯战
第一次交手(1205年):刚统一蒙古各部的铁木真试探性进攻黑水城,结果被党项守军用毒箭射退。蒙古人第一次见识到,原来世界上还有比草原更复杂的战场。
第二次交锋(1207年):成吉思汗亲征斡罗孩城,五个月的血战换来的只是劫掠几座村庄。党项人躲在城墙后冷笑:"草原上的狼崽子,有本事来爬墙啊!"
第三次对决(1209年):黄河水淹银川的经典战役。这场天灾人祸让双方都心有余悸,西夏送公主和亲,蒙古暂时退兵。
第四次缠斗(1217年):蒙古大将木华黎刚包围中兴府,西夏皇帝连夜逃往西凉府(今武威)。等蒙古人粮草耗尽撤军,党项人又大摇大摆搬回皇宫[]。
第五次较量(1224年):西夏联合漠北残部搞"反蒙联盟",结果被蒙古骑兵千里奔袭击溃。成吉思汗把俘虏的党项贵族绑在马后拖行,可西夏人转头又送来降书。
第六次决战(1226-1227年):垂暮的成吉思汗发动灭国之战。蒙古兵分两路横扫河西走廊,却在沙州(敦煌)遭遇最惨烈抵抗。党项守将藉辣思义带着百姓吃骆驼粪坚守半年,城破时幸存的妇女抱着孩子跳下城墙。
最后的复仇
1227年那个燥热的七月,成吉思汗的灵柩被八百亲兵秘密运往漠北。按照他的遗命,沿途遇见的所有活物都被灭口,连路过的牧羊人都难逃一死。
当中兴府城门终于打开时,蒙古将领遵照遗嘱展开大屠杀,党项皇族被绑在骆驼上五马分尸,银川城内的西夏文献被付之一炬。
但历史的戏剧性在于,正是西夏的顽强抵抗拖住了蒙古铁骑,导致成吉思汗至死未能踏平中原。
在他病逝六盘山时,金国还在黄河以南苟延残喘,南宋更是保有半壁江山。若不是西夏消耗了蒙古最精锐的部队,中原王朝的历史或许会改写。
如今站在银川郊外的西夏王陵遗址,那些风化严重的夯土台静静伫立。成吉思汗的诅咒似乎还在应验,党项文字成了无人能识的天书,西夏瓷器的烧制技艺彻底失传。
但那些残缺的佛塔、斑驳的壁画,仍在诉说着一个民族用六次生死较量换来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