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分析称中国海警直升机进入钓鱼岛空域,是因警告驱离在此飞行的日本民间飞机。日本政府在应对民间飞机此类行为上,陷入两难尴尬境地。

2025年5月3日,一名81岁的日本男子驾驶民用飞机进入中国钓鱼岛空域。该男子并非首次有此冒险举动,早在2015年他就曾驾驶飞机在钓鱼岛周边飞行,当时中方并未当场反制。或许是觉得有机可乘,他在2025年1月就向日本当局告知了再次在钓鱼岛周边飞行的计划。



石破茂(资料图)

在收到男子飞行计划的消息后,日本国土交通省和海上保安厅的工作人员多次与他“暗中”沟通,试图劝说他取消飞行计划,并提醒他钓鱼岛周边中国方面船只数量不断增加,局势正在“恶化”。不过,该男子显然没有把这些提醒当回事,依旧在5月3日驾驶飞机从冲绳出发,朝着钓鱼岛空域飞去。很快,他就遭到了中方直升机的驱离。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曾明确表示,5月3日中国海警舰艇依法在钓鱼岛海域例行巡航时,发现1架日本民用飞机于11时19分非法进入中方钓鱼岛领空,11时24分飞离。中方海警舰艇当即依法对其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并起飞舰载直升机警告驱离。共同社的报道也证实,日本民间飞机出现在钓鱼岛周边后,中国海警的反应速度极快,几乎是1分钟左右就做出了应对。在5月3日北京时间11时20分,该飞机开始折返,而几乎同时“中方的直升机已经从海警船上起飞”。

这一事件发生后,在2025年5月13日的记者会上,日本外相岩屋毅谈到此事时表示,出于“航行安全”的目的,日本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告知航运者们应该考虑飞行的安全性,并要求他们克制飞行,以避免“过度刺激中国”。



石破茂(资料图)

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一系列举动,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近年来,日本不断加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在南海等问题上频繁参与美菲澳等国的一些行动,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石破茂近期对菲律宾展开访问,与马科斯政府达成安全合作共识,意图在南海问题上形成联合阵线。

双方签署的所谓“安全共识”文件包含强化美日菲三方军事协调机制、建立联合巡航机制、共享南海海域情报信息等关键点。日本试图将菲律宾作为支点,在南海与东海两个方向形成对华牵制。但这种设计表面上形成南北夹击态势,实际效果却受制于东南亚国家普遍不愿选边站队的现实。多数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保持中立立场,菲律宾孤注一掷的对抗策略难以获得广泛支持。

中国一直坚定地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海警舰艇常态化巡航、海军力量战略支撑、空中力量快速反应,形成了立体维权体系。当日本飞机非法侵入领空时,海警直升机能在数分钟内完成识别驱离,这种高效处置建立在完备的预警监测系统和成熟的应急处置机制之上。



石破茂(资料图)

日本当前的外交政策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经济层面上,日本需要中国市场来消化其汽车、机械等主要出口商品,2024年(为保持连贯)对华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22%。但在安全领域,日本却紧跟美国的遏华战略。这种分裂状态导致日本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近期美国对日本钢铁产品加征关税的决定,就暴露出美日同盟的利益分歧。日本既要承受来自华盛顿的贸易压力,又要承担对华强硬政策引发的反制风险,这种双重压力正在削弱其战略回旋空间。

任何企图通过军事同盟施压中国的策略都难以奏效。中国始终坚持以和平谈判方式解决与邻国的争议,但这绝不意味着在主权问题上会有丝毫妥协。中国在东海、南海的维权行动,建立在充分的历史法理依据和强大的综合国力基础之上。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深入实施,地区国家经济融合度持续加深,这为和平解决争议创造了有利环境。那些妄图通过挑衅行为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势力,终将被时代潮流所淘汰。日本政府应该认清现实,停止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行为,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