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
金水区
为让辖区居民了解民法典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明白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规范和保障作用,郑州市金水区法学会联合东风路司法所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活动。
活动中,青年普法志愿者在辖区内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咨询和讲座,通过社区微信群、公众号发布民法典宣传图文、短视频等内容,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知识。志愿者围绕民法典中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等内容展开宣传,让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帮助居民掌握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当遇到婚姻家庭、财产纠纷、人身安全等问题时,能够运用民法典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此次宣传,减少了辖区内居民因法律知识匮乏导致的矛盾纠纷,引导居民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争议,营造和谐、文明的辖区环境,维护辖区的稳定秩序。
新乡市
红旗区
5月14日,新乡市红旗区法学会联合区司法局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组成民法典宣讲团走进红旗区第二实验小学,以“趣味课堂+互动体验”学法方式,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童趣课堂与互动体验,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民法典学法体验课。
授课中,青年普法志愿者从“民法典是什么”“民法典如何保护青少年”以及“生活中的民法典”三个模块入手,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热点案例,穿插动画小视频解读民法典中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高频问题,让学生们在轻松氛围中掌握法律常识。尤其是现场的互动答疑环节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积极踊跃提问发言,围绕学生日常生活、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热点问题与主讲人展开热烈讨论。志愿者耐心细致地一一作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欢声笑语与知识的传递交织回荡在校园。
活动中,志愿者向学校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100余份,发放宣传手册、法治礼品5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00余人次。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下一步,新乡市红旗区法学会将持续关注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创新法治宣传形式与内容,组织更多高质量的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法治根基。
平原示范区
近期,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桥北乡基层服务站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
5月12日,在桥北乡干部会议上,乡人大主席结合社会热点真实案例,宣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防诈骗、劳动合同、婚姻家庭等实用条款,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以案释法,使乡机关干部、各村支部书记能够轻松理解、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实现人人都是“宣传员”,为切实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打好基础。
会后,桥北乡基层服务站联合律师事务所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深入辖区各行政村,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宣讲等方式向群众普及宪法、民法典、法律援助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为群众耐心解答有关养老、继承、婚姻财产、邻里纠纷等方面法律咨询,引导群众牢固树立法律意识、法治观念。现场共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50余人次。
5月13日,组织村居法律顾问来到辖区企业,开展“民法典·企业的法律护航者”普法宣传活动。活动中,村居法律顾问结合典型案例,讲解民法典、安全生产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对企业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提出针对性建议。同时,对企业员工提出的法律困惑进行答疑,引导员工正确应对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依法依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马井小学,青年普法志愿者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向同学们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针对校园欺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案释法,让同学们了解到校园欺凌不仅会对受害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欺凌者也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下一步,桥北乡基层服务站将聚焦“民法典宣传月”,持续加大民法典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多种形式普法宣传,进一步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助力法治桥北建设稳步推进。
延津县
5月12日至13日,延津县石婆固镇法律服务站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开展以“法在身边 ‘典’亮生活”为主题的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青年普法志愿者向过往群众、商贩及沿街商铺发放《民法典应知应会200条》《民法典相伴》《防范电信网络诈骗10大高发类案》等读本,重点围绕民法典中与商户经营密切相关的合同签订、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律知识进行讲解。向商户和消费者普及法律知识,发放民法典宣传页,志愿者结合典型案例,详细解读了经营者应当注意的法律风险点,并现场解答商户提出的法律问题。在群众聚集休息区,青年普法志愿者与群众积极互动,就民法典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家庭、农村土地承包、民间借贷、邻里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就群众提出的有关务工维权、赡养义务等方面问题现场答疑解惑,真正让民法典“亮”于市井,贴近生活、更接地气,收获了在场群众一致好评。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材料600余份,有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下一步,延津县法学会将以“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为契机,组织辖区法律服务站持续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等多元化的普法宣传活动,全方位营造学习宣传民法典的浓厚氛围,真正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走进群众,贴近群众,成为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
信阳市
光山县
为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与维权能力,在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 期间,光山县法学会联合北向店司法所走进北向店乡完全小学,开展了一场主题为“送民法典进校园,护航青春助成长” 的法治宣传活动。
活动中,结合“校园纠纷”“隐私保护”“高空抛物” 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青年普法志愿者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与青少年日常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的条款展开讲解,引导学生思考 “民事行为能力年龄划定”“权益受侵如何维权” 等问题。同时,还通过 “见义勇为免责”“自甘风险” 等典型案例,剖析背后的法理知识,将 “纸上的法律” 变为 “现实生活中的法律”,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生活中的应用。
“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退款”“校园欺凌应如何应对”“父母能否随意使用孩子的压岁钱”, 为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现场设置了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参与问答,就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普法志愿者一一耐心解答,并对同学们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现场气氛热烈活跃。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到了法律知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同学们明白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来,光山县法学会将持续开展多样化的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内容,推动民法典在校园的深度普及,让更多的青少年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营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鹤壁市
淇县
5月14日,淇县法学会联合县委政法委组织开展“法安淇县·德润朝歌”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通过律师讲“典”、文艺演“典”等方式将民法典融入市井烟火,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活力。
活动中,青年普法志愿者设立法律咨询台,针对婚姻家庭、民间借贷、邻里纠纷等居民关心的法律问题,提供“一对一”专业解答。法学专家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重点围绕“三农”发展、乡村振兴中农村生产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法律问题,如土地承包、民间借贷、婚姻家庭、老人赡养等热点问题以案说法,引导群众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问题。县法学会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42条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法条,精心编排了小品《要彩礼》,在“润物细无声”中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走进群众的心坎里。
本次活动,县委宣传部、团县委等20余家单位参加,发放《民法典》读本、小扇子、手提袋、围裙等法治宣传品1350余份,让法治宣传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为建设平安淇县、法治淇县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洛阳市
汝阳县
近日,汝阳县法学会协同县司法局西泰山景区和城关镇北街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活动当日,青年普法志愿者在西泰山景区入口处设立固定法治宣传点,向过往游客发放“民法典进景区宾馆”“民法典进家庭”“民法典进网络”、法律援助指南等普法宣传资料和帆布袋、钥匙扣等普法小礼品,并主动向游客宣传讲解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援助申请流程等知识,受到游客的一致好评。
在城关镇北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普法志愿者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与农村生活关系紧密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继承等内容展开了详细讲解,用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融入日常的生活场景,让在座的村民听得津津有味。
未来,汝阳县将不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将法律知识、法律服务送入乡村,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社会氛围,培育时代新风。
喜欢本文,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