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检察风云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异常猖獗。骗子们通过精心设计的骗局,将无数被害人拉入深渊。这些被害人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甚至是杰出的学者。近期,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诈骗案:一名曾担任大学校长的著名法学教授,竟然在一天内被骗900多万元。
网上结识“炒股大师”
2022年底,曾在某大学担任校长兼法学院教授的赵某光荣退休,因为感觉寂寞和无聊,赵某决定炒股。于是,他在股市投入了部分资金。可惜,他买的股票一直在亏钱。
2023年5月初的一天,赵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问他对炒股是否感兴趣。在得到肯定回答后,对方称自己在北京一家公司工作,专门提供炒股方面的免费咨询服务。赵某听了,很是心动,便加了对方的联系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聊天后,赵某感觉对方非常专业,便按照对方提示,下载了一款App。登录后,赵某发现,这个App其实是一个聊天群,里面已经有100多人。
赵某入群后,发现大家都是炒股的散户。有人称之前炒股亏了不少钱,后来经过助理程某的介绍,认识了“炒股大师”张某,现在已经赚了不少钱。这话立即引起了众人的应和。赵某赶紧上网查了这个“大师”的个人信息,发现他确实是某专业投资公司的老总。
群聊了一段时间后,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炒股大师”张某决定在群里开直播。直播的画面是一块面板,自始至终只有声音,没有人出现;直播的主要内容是分析股票的走势以及近期股票推荐。
连续听了几场直播后,赵某觉得张某很有水平,便主动添加他为好友,并充值5000元成了白金会员。随后,赵某按照张某的推荐买了两只股票,其中一只股票短短几天就赚了46万元。赵某对张某心生佩服,便又充值4.5万元成了钻石会员。
让人眼红的“大宗交易”
2023年5月15日下午3点左右,张某在直播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说自己需要紧急处理一笔大宗交易。随后,直播画面切换到一个交易界面,大家眼看着张某在短时间内赚了一大笔钱。
见此情景,群里有人问张某操作的是什么。张某回答说这是大宗交易,跟普通的股票交易不一样,若想了解,可以到当地的证券公司咨询。直播结束后,群里很多人展开了讨论。有人称这是大宗交易,操作门槛很高,也有自称是老会员的人在群里发了几个讲解大宗交易的视频。赵某打开视频一一观看,对大宗交易有了初步了解。
第二天直播时,张某让老会员开始操作大宗交易。有人随即称自己也想跟着张某操作,但被张某当即拒绝,理由是他跟老会员有协议,老会员操作大宗交易赚的钱会与他分成,而且大宗交易的份额有限。
直播结束后,有老会员把通过大宗交易赚到钱的截图发在群里,使得不少人眼红,大家纷纷表示也想操作大宗交易。
当天晚上直播时,张某继续讲股票,但有人打断张某,让他直接讲大宗交易。见大家热情高涨,张某便开始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同时,群里不停有人要求张某带着新会员操作大宗交易。
见大家态度坚决,张某就让想参加的人在群里报名。很快,群里就被报名信息刷屏了。见此情景,张某回复说:“既然大家的要求如此强烈,我下播后和相关资方商量一下,明天给大家回复。”
2023年5月17日上午直播一开始,张某便告诉大家说,昨天晚上联系了几个资方,经过努力,终于给大家争取到了操作大宗交易的名额,而且经过协商,资金未达到200万的散户也可以跟着一起操作。然后,张某称要飞上海跟资方见面详谈,还随手晒出了自己的机票,便匆匆下播。
“稀缺”的交易名额
2023年5月18日上午直播一开始,张某宣布:这个季度会员分红马上就要发了,每人8000元。此外,大宗交易的操作名额已经谈好,数量有限。直播结束后,想要操作的人先向助理程某索要大宗交易客服经理的联系方式和App下载链接,开通账户后,8000元的分红会先打到会员账户里。想跟着操作的,再充值3000元即可;不想操作的,可以随时将8000元提现。
听了张某的话,赵某立刻联系助理要了客服经理的联系方式,并按照对方的提示下载了App并开通了账户。当天下午,赵某发现自己的账户里果然有了8000元余额,于是又充值了3000元,并在直播间跟着张某一起操作大宗交易。很快,赵某就发现自己赚了2700元。直播结束后,张某在群里要求大家将账户里的钱全部提现,赵某随即顺利提取了13700元。
第二天上午直播时,张某称当天只带老会员操作大宗交易。群里立即有人表达不满。张某随即安抚大家说,最近在和上市公司谈一只大份额的股票,下周一的操作份额有1800万,但每个人限充值3万。
2023年5月22日上午,赵某在自己账户里充值了3万元,当天下午直播结束后,赵某又赚了6000元,随后张某再次要求大家将账户里的36000元全部提现,并宣布,公司已经谈好了大份额的股票,各位会员想投多少就投多少,过几天即可操作。群里立即沸腾了,大家都摩拳擦掌表示要大干一把。
2023年5月23日上午,张某发消息给赵某说:“这次操作能赚150%以上,我给你预留了500万元的份额,你能不能拿下?”听到涨幅如此之高,赵某立即凑够了500万充值到自己的账户。当天中午,张某又发信息给赵某:“我这边还有500万元的份额,你还能不能吃下?不行的话我就给别人了。”赵某听了,立即从亲戚朋友处借了455万元充入了自己的账户。
2023年5月25日下午,赵某突然接到警察打来的电话,说有一笔转账被反诈平台预警,让其立即到公安局。挂掉电话后,赵某再次登录平台操作,却发现已经无法提现,这才如梦初醒,确认自己受骗。
境外诈骗分子的圈套
2023年6月20日,老挝警方将一批在境外从事电信诈骗的中国籍嫌犯遣送回国。经审讯,警方发现,其中一名嫌犯顾某竟是参与诈骗赵某巨额资金的重要成员。
2021年8月,二十多岁的顾某在朋友的介绍下,和老乡孙某一起来到了柬埔寨的一家电诈公司,但两人因业绩不佳被辗转卖到了多家诈骗公司。2023年初,顾某和孙某又加入了一家新的电诈公司,并在这里成功实施了多起诈骗,其中就包括对赵某的诈骗。
顾某交代,这家新公司以喜欢炒股的人为目标,将整个诈骗周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打粉”,即用 AI 给中国国内手机用户打电话,发现对方对炒股感兴趣后,通过精心编制的话术赢得对方的信任,再诱导对方下载公司专门研发的主要用于群聊的App,由此进入诈骗的第二个阶段“炒群”。这个群里有一百多人,除了少数几个诈骗对象外,其余都是冒充普通股民的水军号,都由同一个诈骗分子操作。此外,还有两个重要人物:假冒的专业投资人张某(此人系真实存在的专业投资人,可以查询到相关信息)及其助理程某。顾某主要扮演张某,孙某主要扮演程某,同时二人还分别扮演群里其他股民。通过直播等方式进行一个多星期的“炒群”,并让诈骗对象逐渐对“大宗交易”产生兴趣后,随后进入第三个阶段:引出公司产品,即公司专门研发的诈骗平台。在诈骗对象“艰难”获得参与大宗交易的“机会”后,诈骗分子先让诈骗对象尝到“甜头”,逐步提高其赚钱的欲望,最终诱惑他们在平台上进行巨额投资。
经查,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顾某和孙某在境外诈骗窝点共骗取6名被害人合计1211万余元。2023年6月初,顾某和孙某逃离了公司并潜逃到老挝,后因无法回国,只得向当地警方投案,遂于2023年6月20日被遣送回国。2024年5月18日,顾某、孙某分别被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1万元。二人服判,均未上诉。2024年11月,法院公布了该起案件,提醒广大群众在股票投资时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原标题《法学教授深陷诈骗旋涡,一天内被骗9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