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发现,北京部分地铁线路的车站扶梯上增加了一左一右黄色脚印标识



据了解,这个标志并非今年刚增加的。从2023年开始,部分线路上就试点了此类标识

近年来,部分地铁车站已陆续增加此类标识。出于安全考虑,北京各地铁运营企业早已不再提倡乘客在扶梯上“左行右立”,取而代之的则是提示乘客“站稳扶好,注意脚下安全”。不过许多乘客出于习惯仍旧选择靠右侧站立,少数乘客则会沿着扶梯左侧空出的通道往上快步走去。



记者从地铁方面了解到,推出扶梯脚印标识的初衷,就是为了保障乘客安全出行,倡导在扶梯上站稳扶好。

除北京外,其他城市的地铁也有类似举措,如成都地铁就在部分车站的扶梯上印上了黄色脚印标识,提醒乘客站稳扶好。

不必“左行右立”

而要“站稳扶好”



图源:视觉中国

城市生活节奏繁忙,遇上早晚高峰时段,总会有人赶时间。这种时候,许多乘客都会自发站到扶梯一边,留出通道方便他人快速通过。时间久了,大家在互相礼让上就达成了某种默契,有时反倒是并排站立的乘客会被“嘀咕”两句。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照见城市温度,但要看到,在公共交通枢纽,万事都应以安全为第一准则。扶梯从设计之初,就不是供人在上面行走的。电扶梯每级阶梯本就远高于普通步行楼梯,地铁站电扶梯运行速度通常为0.65米/秒,还比商超、医院、住宅等处快上30%左右。在又陡又快的电扶梯上加速行走,摔倒磕绊的风险不小。尤其人流量较大时,如果大家非要“礼让”,在狭窄的扶梯上完成扭身、挤过等一系列动作,更有可能发生“连片倒”。

况且,长期“左行右立”,也会造成扶梯梯路单边磨耗增加,左右梯路出现不同步现象,不但增加运维成本,也影响扶梯安全运行

习惯最初起于善意,又经过了长久积累,完成改变必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破局,首先还得通过更“显眼”的方式做好提醒解读,特别是在通勤路上更多呼吁“不要在电梯上行走”和“站稳扶好”。每位乘客也要为了自己的安全“听劝”。

此前有人做过实验,当人们“左行右立”时,扶梯每分钟可运送的乘客其实是少于两侧同时站人的。也就是说,“左行右立”方便了少数乘客赶路,却让更多乘客堵在了扶梯入口处。由此来看,真有急事最好还是走楼梯若是遇上了分歧,不妨心平气和“较较真”,大家互相科普、彼此体谅,新的好习惯就会在更大范围内养成。

随着安全理念的深化、科学认知的完善,我们对文明的理解也会不断更新。为他人着想,不妨再多想一步,最美的文明风景就在路上。

来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