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末的东北大地,本该是玉米出苗拔节的热闹时候。天气预报说,明后两天夜里气温要跌到零度以下,带霜点子的北风直吹地头。屯子里的王大爷蹲在自家地头直吧嗒烟,去年霜冻让他少收了两亩粮,今年苗刚露头又遇这茬子事。



“春霜不出三日雨”,老辈人传下来的谚语,说的就是这倒春寒的厉害劲儿。可现在的玉米品种和以前不一样了,光靠老办法怕是护不住苗。

咱得把传统经验和新法子结合起来,双管齐下才稳妥。先说老辈人的土办法,割点干枯的野草铺在苗垄间,能挡挡夜里的寒气。还有那草木灰,筛细了撒在苗根周围,既能保温又能当肥料,一举两得。



不过现在有更科学的法子,地膜覆盖得赶紧安排上,透光保温效果比野草强多了。农资店的大棚膜这会儿肯定抢手,咱得趁早去囤点,别等涨价了再着急。

南方的乡亲们也别闲着,这会儿正是早稻分蘖期,天气预报说下周有台风雨。稻田排水渠得提前疏通,别让雨水积在田里泡坏了根。



广东的李大哥去年就吃了大亏,台风来了排水不畅,稻子烂了一地,今年早早把渠挖深了半尺。东北这边,除了盖地膜,叶面肥也得跟上,磷酸二氢钾兑水喷一喷,增强苗子抗寒力。有些年轻农户觉得老办法麻烦,可王大爷说,当年他爹靠铺草救了半亩苗,这法子不能丢。

我个人觉得,老经验是咱种地人的宝贝,但科学种田也得跟上,俩事儿不冲突。现在最关键的是,赶紧趁着白天升温,把护苗的活儿都安排上,别等霜冻来了抓瞎。村里的老张头已经开始张罗雇人铺地膜了,他说多花俩工钱总比绝收强,这话在理。



还有那育苗大棚,支架得再加固加固,别让夜里的北风给掀了顶。

咱种地的靠天吃饭,但也得学会和老天爷“斗一斗”,该出手时就得快。这次霜冻预警涉及东北三省,不同地块情况不一样,大伙儿得根据自家苗子长势调整办法。



有个事儿得提醒大伙儿,地膜覆盖后,等白天气温升到15度以上,得留个小缝透透气,别把苗子闷坏了。至于具体啥时候掀膜,还得看后续天气预报,这就得咱多盯着点电视里的农业气象节目。屯子里的合作社最近在组织送农资上门,没时间去镇上的农户,赶紧联系社长登记。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种地不怕遇到坏天气,就怕咱们自己没准备,临了抓瞎。



明早天一亮,该铺草的铺草,该盖地膜的盖地膜,该喷叶面肥的别偷懒。等这波霜冻过去,苗子挺过来了,秋天的收成也就有盼头了,咱种地人图的不就是这个嘛。

现在就行动起来,别等了,地里的苗子可等着咱救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