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广播里总说冷空气要南下。老辈人讲“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可今年天儿有点反常。东北多地预报明晚气温要跌到零下三度,刚露头的玉米苗怕要遭罪。



南方田里积水还没排净,又赶上连阴天,早稻秧苗都打蔫了。村东头李大爷前天刚给大棚加盖了草帘子,说这法子他用了三十年。可农技站小王昨天挨家挨户讲,光靠草帘子不够,得配合地膜覆盖。

我瞅着天气预报图上那大片蓝色区域,心里直犯嘀咕:今年春耕咋这么难?



华北地区小麦正拔节,最怕夜里突然降温,穗子长出来会带瘪粒。有经验的农户早把草木灰备好了,说是撒在根部能抗寒,这土办法到底管不管用?

镇上农技站发的资料说,倒春寒前浇次透水,能提高地温两三度。可有些散户觉得麻烦,总想着靠天吃饭,往年吃的亏还不够吗?



广西那边种果树的老张来电说,他家沃柑树正开花,最怕阴雨加低温。

他去年没防住,果子坐果率掉了三成,今年说啥都要提前喷防冻剂。不同地块情况不一样,平原地区风大,得给幼苗搭防风障。山区昼夜温差大,白天得掀膜透气,晚上再盖紧,麻烦是麻烦,可保苗要紧。



现在市面上防冻剂种类太多,到底选哪种?好多人都拿不准。村里微信群天天有人问:“乡政府啥时候组织技术培训啊?

”大家都盼着有个准信。我个人觉得,老办法和新技术都得结合着来,光信一头容易出问题。



就像东北这边,既用传统的熏烟法增温,也得配上现代的大棚加固技术。南方排水别光靠挖沟渠,地势低的地块该用上抽水机,效率高很多。

去年邻县有个村子,靠科学防倒春寒,粮食减产比别处少了一半。



他们的经验是:提前十天看天气预报,物资准备分三批,第一批最关键。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把家里的塑料布、草绳、化肥检查一遍。

拿不准主意的,直接跑趟镇上农技站,别耽误了最佳预防时间。这次倒春寒影响范围广,各地情况不同,得多交流经验才行。有人可能觉得麻烦,可想想秋后的收成,现在多流汗,秋天少流泪。

记住了:种地跟着天时走,预防做到前头,收成全在细节里。赶紧动起来吧,明天一早先去田里看看苗情,别等冻坏了再后悔!

关注网易号“三农气象通”,后续还有各地实时天气应对指南。农时不等人,天气多变幻,咱种地人就得眼观六路、手勤脚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