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爱死机》系列中,有诙谐,有暴力,有浪漫,有血腥,也有充满隐喻、以未来为锚点指引着当下人灵魂走向的作品。正是这些人类性,让它如此令人着迷。可惜的是,丢掉了关于“爱”的多元复杂的哲思之后,人类性的缺失,让新一季走向了干瘪无趣的“死机”。

作者:木刃‍‍‍‍‍‍‍‍‍‍‍‍‍‍‍‍‍‍‍‍‍‍‍‍‍‍‍‍‍‍‍‍‍‍‍‍‍‍‍‍‍‍‍‍‍‍‍‍‍‍‍‍‍‍‍‍‍‍‍‍‍‍‍‍‍‍‍‍‍‍‍‍‍‍‍‍‍‍‍‍‍‍‍‍‍‍‍‍‍‍‍‍‍‍‍‍‍‍‍‍‍‍‍‍‍‍‍‍‍‍‍‍‍‍‍‍‍‍‍‍‍‍‍‍‍‍‍‍‍‍‍‍‍‍‍‍‍‍‍‍‍‍‍‍‍‍‍‍‍‍‍‍‍‍‍‍‍‍‍‍‍‍‍‍‍‍‍‍‍‍‍‍‍‍‍‍‍‍‍‍

编辑:蓝二‍‍‍‍‍‍‍‍‍‍‍‍‍‍‍‍‍‍‍‍‍‍‍‍‍‍‍‍‍‍‍‍‍‍‍‍‍‍‍‍‍‍‍‍‍‍‍‍‍‍‍‍‍‍‍‍‍‍‍‍‍‍‍‍‍‍‍‍‍‍‍‍‍‍‍‍‍‍‍‍‍‍‍‍‍‍‍‍‍‍‍‍‍‍‍‍‍‍‍‍‍‍‍‍‍‍‍‍‍‍‍‍‍‍‍‍‍‍‍‍‍‍‍‍‍‍‍‍‍‍‍‍‍‍‍

版式:王威

作为经典的科幻动画短片剧集,《爱,死亡和机器人第四季》(下称《爱死机4》)一上线自然引得万千粉丝争先观看。但刚看第1集,大部分观众就已经感到不妥——一首完全没有叙事存在的歌曲,竟然就做成了独立的一集


亮点仍然是有的:这是殿堂级摇滚乐队“红辣椒”2003年的某一场演唱会现场,以提线木偶的动画形式再现,无论是木偶纹理的精细度还是视听效果,都展现了主创工业技术的再次拔高。

但大家苦等3年,就只是等来了一首MV?剧集本质上也是一种编排的艺术,需要定调维稳全局核心的第1集,被主创如此抽象地处理,似乎传递出了一份全员宕机的信号。

果然,《爱死机4》全10集看完,普遍叙事平庸、创意疲软,连画风都是相同团队的舒适圈之作,很难不让人审美疲劳。而《爱死机4》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爱”了。


国内观众评价,是“腰斩”式的系列最低。

没了母题“爱”,也就没了令人着迷的人类性

先说最直白的爱:爱情之爱,情感之爱。全10集中,与这种爱直接关联的,只有第3集《蜘蛛玫瑰》。

这一集由第三季《虫群》的团队制作。在熟悉的黑暗星际风格中,女主“蜘蛛玫瑰”失去了爱人,在自己的宇宙巢穴中守着一块能量水晶,内心充满了复仇的愤怒执着。

面对这个难以战胜的女人,觊觎能量水晶的商人,决定用一只宠物来突破女人的心理防线——你孤单了这么久,一定很寂寞吧?

于是,一只毛茸茸的、会撒娇的,像狗又像史迪奇的外星宠物就这么来到了“蜘蛛玫瑰”身边。“蜘蛛玫瑰”作为人类那部分的柔软之心被唤醒了,在外星宠物的陪伴下,她时不时想起了与昔日爱人在一起的时光。原本漫长无趣的岁月变得生动起来,直到仇家突然闯入。措手不及的“蜘蛛玫瑰”虽然手刃仇敌,自己也奄奄一息。这时,那只宠物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为爱所困、因爱殒命是一个古典议题,但随着《爱死机》近两季的更新,爱已成为一个负面的元素。《蜘蛛玫瑰》延续了上一季《吉巴罗》的叙事——无论是河水女妖还是星际女王,有了爱就有了弱点。情感成了破甲的武器,那些难以攻克你的劲敌,会用爱来消灭你。

爱本该是更多元更复杂的,尤其对于一个有些未来科幻背景的作品而言。当技术不断迭新之际,人类固有的道德观念理应也会跟随变迁,需要在影视的预言镜头中得以呈现。这一点,《爱死机》系列原本是做得到的。


在《爱死机 第一季》第8集《狩猎愉快》中,就讲述了魔法文明面对蒸汽革命时的迷茫与挣扎求生。当金属与火焰改造了原本使用魔法灵力的东方狐狸精,那一刻,在金属丛林中,这只古老东方的灵怪有了自己新的使命。这其中,有时代性、有寓言性,更核心的是,有一份质朴坚定的爱意。

当年的小道士、如今的机械师梁,是怀着爱拿起螺丝刀的。爱是拯救狐狸精的最后灵药,是一份可以超越时代的更为弥久永恒的力量。但第一季之后,《爱死机》系列逐渐丧失了这份对爱的肯定,逐渐落入爱即是弱点的窠臼。

爱这一词的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一种人类性,一种可以对抗时光腐蚀、绝对不会被任何科技取代的特性。它可以是宏观的,去站在宇宙的层面思忖人类整体命运的去留;它更是具体而微的,去反思自身的存在,在星辰的微光中领略灵魂的流动

这是文艺作品更能折射而出的深邃哲思,是《齐马蓝》中出走一生最后回归泳池之蓝的机器人,是《巨人的尸体》中被海洋冲向沙滩的谜之巨物,也是《恰似机器脉冲的颤跳》中灵魂融入星球后吟唱出的诗篇。这些在精神层面给予的冲击,是缥缈的,难以言明的;同时也是普世的、直给的,能与观众达成共鸣的。

《爱死机》系列中,有诙谐的,有暴力的,有浪漫的,有血腥的,也有这种充满隐喻,以未来为锚点指引着当下人灵魂走向的作品。是这些人类性,让《爱死机》系列如此令人着迷。

可惜的是,失去“爱”之后,人类性的缺失,让系列走向干瘪无趣的“死机”。比如《爱死机4》第9集《智能家电,低能主人》中AI化的家电们纷纷登场,段子式吐槽人类有多难伺候。领先时代的新奇家电,使用者仍然与当下的大众别无二致,吐槽的内容虽然还算有趣,但实则撕裂——主创显然无法想象,未来时代的人类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又基于人性萌生出怎样的新式的恶习劣根。



再以第7集《暴龙的尖叫》为例,它的原著小说里,女角斗士原本为东方古国的后裔;正是出于对地球文明古老往昔的怀念——那时的月亮是天然的,而不是现在人造的——她才在对统治者的弑杀反抗后,吟唱出了李白的那首诗。那一刻,有被囚困的愤怒,有完成复仇的快感,有对旧时代的怀念,也有一份空旷辽远的寂寞。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是所有复杂情绪最好的注脚。

但在改编后的剧中,《暴龙的尖叫》最后那首诗出场得奇怪突兀,在令国人感到不适的腔调中,以一种不伦不类的方式完成了尴尬的落幕。整个故事,落回到被拍烂了的罗马斗兽场的结构中,不过只是背景舞台搬到了宇宙罢了。表面看,是中西方差异导致的文化性丢失,细细剥开,是丢失爱这一母题后的灵气全失的平庸创作。

《爱死机》也进入自我复制粘贴时刻

爱与人类性的核心竞争力,便是无穷无尽的创意。失去爱后,《爱死机4》开始走向对自身的抄袭重复。

在令人困惑的第1集之后,第2集《与微型物的近距离接触》,再次以移轴摄影的风格,讲述了一场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移轴摄影让整个动画世界变成了一个可爱的迷你场景——消解了宏大叙事,也完成了一份讽刺。早在第三季的《迷你亡灵之夜》中,主创便生动表现出了地球毁灭,不过是银河系里微不足道的一个屁的戏谑。

但在内容层面,重复只能带来平庸。虽然作为续作,亡灵复生变成了外星人入侵,但最后,当交战的双方在黑洞中同归于尽时,再次以银河系放屁收尾,就显得有些旧活硬整了

在剧情元素中,“猫”这一形象,似乎成了《爱死机》系列的某种必杀技。第5集《又一庞然大物》中,猫咪在AI机器人的帮助下,开始团结同类,准备统治世界。第10集《潜行者》里,猫也成了击败撒旦、拯救人类的救星。



但对比之前对于猫的塑造,《爱死机4》对于猫的处理,显得草率很多。第一季的《三个机器人》里,当人类因为技术滥用遭致毁灭后,正是因为猫的懒散野性——捉摸不透、难以控制,明明具有强大的捕猎能力却每日打盹晒太阳——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地成了地球的新主人。《三个机器人》续集中,当穿着宇航服的“人”转过身,头盔里竟是一只猫时,任谁看了都会拍案叫绝。

这些灵性到了《爱死机4》中消失殆尽,猫的出场,只是刻板印象地迎合了大家对于猫才是主子,人类只是它的奴隶的玩笑,再无新知。尤其《又一庞然大物》,猫与机器人的叛变显得毫无逻辑,纯粹只是为了逗乐而逗乐,却无《三个机器人》里看似浅显实则高级黑的调侃。

猫之外,外星人这一元素同样也沦为了剧集流水线上的标准配件

但凡出场,作为外来种族,外星人与人类是一定要大战的。不是在第2集《与微型物的近距离接触》里祭出黑洞武器,便是在第4集《400街区的男孩》里以巨婴的形象挥出铁链,抑或是在第6集《各各他山》中从天空射出灭世的光波。

比起科幻电影《降临》中学习人类语言,并通过自身语系让主角拥有了预见能力的“七肢桶‌”,《爱死机4》里的外星人既粗暴也显得过于工具化。综合全集,似乎也能理解主创的难处——毕竟他们连未来人类的生活都难以想象,又怎能指望他们想象出更为立面多元的外星人呢?



有网友戏说,《爱死机4》应该改名为《猫,宗教和外星人》。因为宗教元素,也成为《爱死机4》的主菜之一,在多集中都占着不断的篇幅。

《各各他山》中,降临地球的外星人信仰基督教(???),并将一只死而复生的海豚视为上帝。当听到海豚对人类污染海洋行为的控诉后,外星人决定向人类发动圣战。《奇克信教》则是二战背景,德国纳粹真的召唤出了堕天使参与战争,为了对抗这个怪物,原本不被信赖的神父成功用十字架将其消灭。最后一集《潜行者》,则把时间拨回了1757年的伦敦,在一间精神病院里,撒旦试图诱惑一名诗人为他写出一首足以毁灭世界的诗。

宗教的元素,理应让这些故事变得厚重起来,尤其是当上帝与科技视角对撞后,我们期待着《爱死机4》能给出一份更新鲜的回答——毕竟长久以来,一直有着“科学的尽头是玄学”的结论。但剧作最终呈现出来的,是在意义不明的故事之下,观众对于难道是告诫人类要保护环境?”“只是在传教吗?的混乱迷思

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曾在1956年出版了一部科幻小说《最后的问题》。面对“如何才能逆转熵,重启宇宙”的终极问题,AI机器人在几近无尽的时间——甚至最后一个人类的灵魂都消失殆尽后——最终得出了答案“要有光”。于是光出现了,宇宙再次运转。这一刻,科幻的想象力与神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足以惊艳任何一个阅读到这里的灵魂。

而失去爱的《爱死机4》,显然是无法让观众找回这份震颠了。当剧作的每一集都带着AI生成式的工业感时,我们只能承认,《爱死机4》已然沦为一锅科幻乱炖。那些天马行空的表达、宏大迷人的想象力,似乎都消失了,只剩下一味放大暴力与性的机械式套路

有新闻称,对于具有极大争议的《爱死机4》第1集,导演蒂姆·米勒承认这其实是他自己的突发奇妙,大卫·芬奇其实只是临危受命前来救火。但抛开这些创作者之间的花絮与背后资本的影响,但就内容本身来说——

或许想象力的枯竭和缩水是所有创作者都在面临的问题,但当影视想象逐渐跟不上现实步伐时,放弃对更核心精神层面的探索,才是《爱死机4》最大的失策


THE END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