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主办,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承办,方圆美术馆协办的“黄河·黄河——王克举艺术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东楼展区一层开幕。
开幕式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杨承志,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左中一,中国国家博物馆原馆长王春法,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兼馆长纪云飞,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马锋辉,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青云,山东省政协常委、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志华,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祁海峰、李翔、陆庆龙,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闫平,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于文江,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李存友,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恒祥基业集团董事长、北京市工商联合会副会长李明,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名誉主任胡伟;老艺术家代表:中国女画家协会顾问何韵兰、中国油画学会学术委员会终身委员张祖英、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刘曦林、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谢飞、中国国家画院油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孙增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戴士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各单位领导和嘉宾: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袁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靳军,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院长朱春林,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淳大宝,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乌日切夫,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处处长杜松儒,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王海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节目部副主任石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石薇薇,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裔萼,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郅敏,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原院长刘庆和,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系原主任古棕,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原院长刘罡,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副院长王桂勇,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雷波,北京画院油画创作室主任艾轩,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张曙光,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华三、柳妍,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王文灏,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孙洪利,融创中国集团执行总裁荆宏,明天出版社社长李文波,山东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李晓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主任李晓宇,中国电力美术协会副主席刘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顾黎明,北京画院原副院长蔡玉水,方圆美术馆馆长贾新伟,海淀美术馆馆长张庄;各界艺术家代表:王德芳、姚勇、蔡瑾、付京生、陈淑霞、李海峰、曹明、陈刚、陈国霞、戴家峰、孙墨龙、夏理斌、袁佐、庄重、董竟成、段建伟、范晓楠、魏祥奇、高文漪、高毅、康蕾、李广才、李贵男、林森、刘建平、刘礼宾、刘商英、马树青、裴咏梅、秦文清、邵亚川、孙纲、孙浩、孙建平、孙逊、万继元、王萌、王文娟、徐俊、尹然、尹毅、袁文彬、张膑、张杰、赵力、赵雍、郑若豪、徐晨、潘智群、王建宁、周慧、陈继祥、何秋雨、韩浩、范正明、郑志耕、罗根兴、赵军、于晓玲、周铭、黄河、李俏、李荣林、刘根长、苗风池、王水清、薛天宠、张洺贯、邰武旗、丁一林、白羽平、陈树东、李江峰、李延洲、马琳、谢东明、于光华、张录成、郝邦义、王居明、李健、贾荣志、王心刚、李晓松、张留成、曹建华、赵少俨、钱晓鸣、张晓东、卢虓;中国国家画院各处室负责人、研究员及艺术家:董雷、赵培智、沙永汇、邓柯、陈明、邱雷、任明辉、金新、张苑、吴笛、康雷、王跃奎、陶宏、程兴林、常欣、杜浩、王永亮、高天民、王辅民、洪厚甜、王厚祥、宛少军、徐冬青、孙震生、王治、王瑛、邱琳、王聪丛、任军伟、唐朝轶、赵际芳、任赛、付振宝、梅跃辉、陈散吟、骆雪;王克举好友代表唐炬、金喜顺、林犇、白春莉、林正、蔡彭城、陈海华、甘学军、高洁、韩燕祥、何辉、李建永、刘轩伟、刘勇慷、龙羽、鲁超、唐靓、王存军、王大奇、闵瑞琪、王莺歌、王月、魏文杰、袁晓洁、胜华、张继平、张晓飞、张月红、宗亚军、张静涵、刘辉、文静、张宏芳、余一甲等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张东刚、刘万鸣、祁海峰、谢飞、张晓凌先后致辞。本次展览作者、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克举致答谢词。刘万鸣为王克举颁发捐赠证书。开幕式由王青云主持。
张东刚致辞
张东刚表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艺术是时代的先声。作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长期奋斗在教学与创作一线的教师代表,王克举以赤子之心怀抱祖国山川,以质朴画笔记录民族精神,以顽强毅力完成对中华大地的田野式描绘,用十余年积淀绘就了《黄河》长卷。这既是艺术作品,更是一部生动的视觉史诗,是新时代艺术家回应“艺术何为”之问的深情答卷,也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教育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人民立场、坚定文化自信的鲜明风貌。中国人民大学将一如既往坚定支持艺术教育发展,推动艺术学院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和学术水准。
刘万鸣致辞
刘万鸣表示,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塑造者。王克举的黄河系列作品,描绘了黄河沿途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体现出艺术家对黄河的赤诚情怀,具有极强的学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王克举绘画造诣深厚,艺术视角独特,从青岛的童年记忆,到走遍中国大地的写生历程,他用数十年光阴完成了一场静默而壮阔的艺术远征,将西方油画特质与东方美学的精神性追求,熔铸成独树一帜的视觉诗篇。此次王克举将展览中的数件作品无偿捐赠,是对中国国家画院学术建设的信任与支持,这些作品将成为中国国家画院收藏的重要组成内容。
祁海峰致辞
祁海峰表示,王克举以黄河为创作切入点,几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地投身于对母亲河的艺术探索与表现之中,其执着与专注令人钦佩。在王克举的笔下,黄河不再是简单的自然景观,而是一幅幅充满生命力和文化内涵的画卷。此次展览全面呈现了他对黄河的情感历程,从最初的艺术构思到最终的完美呈现,每一步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智慧。他用自己的艺术实践,诠释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谢飞致辞
谢飞表示,王克举以独特的艺术视角,突破传统油画表现手法的局限,将西方油画的色彩语言巧妙融入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之中,与中国传统绘画所追求的意象气韵深度融合,创造出极具辨识度与感染力的艺术语言。在他的作品中,黄河时而如狂风般咆哮奔涌,时而又凝聚成静谧深沉之态。这些充满温度与温情的作品不仅带来视觉上的盛宴,更传递出一种触及心灵的精神共鸣。
张晓凌致辞
张晓凌表示,王克举的《黄河》关乎三个当代美术问题:其一,在一个微叙事、碎片化叙事阶段,为什么要创作《黄河》这样的宏大叙事作品?其二,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完成《黄河》的整体结构与叙事逻辑?其三,如何通过《黄河》的创作,完成油画本土化与当代化的实践?王克举以写生经验为基础,依托于“观照”之法、“游观”之空间意识,凭借想象与虚构能力,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审美姿态,成功地将“黄河”不同的景观结构为宏大的史诗性叙事体系。
王克举致答谢词
王克举表达了他对黄河的深厚情感,称创作《黄河》长卷是其深埋心底十年的梦想,也是他用画笔丈量黄河、探寻其精神内涵的朝圣之旅。他从黄河源头的涓涓细流起步,一路跋涉,直至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尽头,满含着对黄河的无限憧憬与敬畏完成了这幅长卷,将其视为对母亲河的诚挚献礼。他说道,《黄河》长卷不仅是个人作品,更属于祖国。他感谢中国国家画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中国美术馆等单位对展览的支持,感谢方圆美术馆在《黄河》长卷的创作全程以及巡展过程中给予全力支持,还感谢家人的理解与陪伴,以及各界朋友的帮助。他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弘扬黄河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刘万鸣为王克举颁发捐赠证书
“黄河・黄河——王克举艺术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东楼展区一层和三层展厅同时展出,一层展出王克举161米油画长卷《黄河》,三层则呈现黄河综合装置艺术、素描与色彩手稿以及黄河沿岸独幅纸本和油画精品,这些作品和资料共同构成了对黄河面貌的全景呈现。
王青云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部分嘉宾合影
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后,举行了“黄河·黄河——王克举艺术展”学术研讨会。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研究员徐涟主持会议,陈传席、张晓凌、郑工、吴洪亮、张淳大宝、顾黎明、裔萼、陈明、魏祥奇、王聪丛以及王克举参与讨论。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15日。
展览现场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王克举 《金色的季节》 布面油画180cm×200cm 2008年
王克举 《西望李家山》 布面油画 180cm×200cm 2009年
王克举 《天下黄河》 布面油画 180cm×200cm 2009年
王克举 《杏花开时雾遮山》 布面油画 160cm×200cm 2013年
王克举 《十月天》 布面油画 80cm×100cm 2014年
王克举 《夜幕洒落悄无声》 布面油画 140cm×160cm 2015年
王克举 《春意盎然》 布面油画160cm×200cm 2016年
王克举 《黄土沟壑》 布面油画 160cm×200cm 2016年
王克举 《仰望南迦巴瓦》 布面油画 140cm×160cm 2018年
王克举 《林芝桃花季》 布面油画 140cm×160cm 2018年
王克举 《老牛湾》 布面油画 65cm×80cm 2018年
王克举 《秋叶映的花闪烁》 布面油画 100cm×120cm 2019年
王克举 《鹊华秋色》 布面油画 160cm×140cm×3 2020年
王克举 《黄河石林》 布面油画 160cm×120cm×3 2021年
王克举 《⼤河·红⼭》 布面油画 160cm×200cm 2021年
王克举 《又见老牛湾》 布面油画 200cm×160cm×3 2022年
王克举 《青葱岁月花绽放》 布面油画 160cm×200cm 2023年
王克举 《陇上珍珠梅》 布面油画 160cm×200cm×2 2023年
(请横屏观看)
王克举 《黄河》 (1套共计101幅) 布面油画 200cm×16160cm 2016年—2019年 中国美术馆藏 2020年艺术家捐赠
编辑 | 李振伟
摄影 | 武广宇
制作 | 蔡培新
校对 | 蔡培新
初审 | 贺 玮
复审 | 马子雷
终审 | 金 新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