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巴空战结束以后,我们央视宣传可以说是动作频频,最近更是公开了最新的出口预警机型号,与空警500的三面固定有源相控阵雷达不同,更像是空警700的双面旋转有源相控阵雷达,机鼻类似KJ-700,但机身后部没有大型贴片天线。
估计它是KJ-700的出口简化版,其总体雷达性能跟自用版KJ-500相当,光电探测和电子攻防能力甚至优于KJ-500,可以说当之无愧的全球最强预警机。
目前欧美国家军事界普遍认为,对于隐身作战飞机来说,其战时最有效的使用方式之一就是利用自身的隐身性能优势,渗透穿越敌方严密防空网并打击其作战体系中的关键核心节点(例如预警机、通信指挥机),从而为已方后续作战扫清最具威胁性的障碍。
虽然当前以分布式空中作战、马赛克战等为代表的作战概念是美军发展热点,且立项了一批无人僚机、无人机蜂群、自主协同、低成本制造等预研项目,使在强对抗环境中具备自主作战和协同作战能力的无人机成为军用航空装备的重要发展方向。
但是从美军目前发展情况看,具备更加强大隐身能力的多功能有人机仍是空军的最优先发展型号。在强对抗环境中,美军第六代战斗机,将借助优异的隐身性能并结合强大的电子对抗能力,具有距离目标近、打击速度快、杀伤链自闭合能力强等优点,另外通过大量配装类似“游隼”“库达”等紧凑型空空导弹,单次出动可闭合更多空空杀伤链。最后,第六代战机还可充当防区内重要的 C4ISR 节点,为防区内外的美军其他装备提供体系作战信息。
这里说一个有趣的事情,为了打造穿透式制空战士,美军一直在努力打造超远程空空导弹,为此美军提出了远程空空导弹为实现预期作战效能需要具备以下能力:一是需要有更高的飞行速度:二是通过隐身构型设计和使用隐身材料,增加敌方探测难度:三是要进一步提高机动能力,降低敌防空系统的拦截能力。
但是最终美军没有实现,反而让中国给实现了。
但是中国反隐身雷达和预警机的出现瓦解了美军的穿透式制空战术,使得美国隐身战机在关键区域的行动将不再具备 “单向透明” 优势,其战术突袭能力和生存概率大幅降低。
当然,美军也曾想过应对措施,比如大力发展新一代预警机,追赶与中国预警机的技术代差,但是其新型 E-7A 预警机因成本飙升至 5.2 亿美元 / 架(相当于三架 F-35A),而且因为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问题,研发制造时间不断拉长,为此,美军试图用低轨预警卫星替代传统预警机,但 2025 年 1 月的测试显示,卫星系统对 F-22 的位置信息传输延迟高达 23 秒,远超中国空警 - 500 与歼 - 20 之间 0.3 秒的数据链响应速度。这种 “卫星依赖症” 不仅无法弥补预警能力的缺口,还可能导致战场指挥体系的效能下降。
而中国一旦出售具备反隐身能力的预警机,这也就意味着将直接改变地区军事平衡,将严重影响美军的军事霸权。迫使美军不得不调整战术或投入更多资源开发新一代隐身技术,从而增加其军事成本。
而且中国出售预警机,将极大提升我们在国际军售市场的影响力,在印巴空战中,全球各国都见识到了体系化作战的威力,你买回去中国的预警机,如果搭配美国的战机使用,能不能实现信息共享,打造作战网络,肯定是没有办法的。
所有你要不要买中国的战斗机、要不要买中国的导弹,这款预警机可以搭配我们的歼35和霹雳15超远程空空导弹一起购买,毕竟中国的歼35出口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最为重要的是,和美国的狮子大开口不一样,中国对外军售的价格一直非常合理,这也让很多国家有了购买高端装备的可能性,因此这将加速美国盟友体系的松动。许多国家因无法负担美国高价装备或受政治条件限制,转而寻求性价比更高的中国武器
长期以来,美国通过军售的方式,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那么中国也同样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更关键的是,中国允许使用人民币结算军购款项,规避了美元汇率波动风险,这种灵活的支付模式对面临外汇压力的发展中国家极具吸引力。
因此,中国通过印巴空战这个广告,及时推出新款预警机对外军售,可以说真的是恰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