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让步果然有诈,明面上对华降税,和中方进入“关税休战期”,但是私下却又祭出对华围堵的招式。



(特朗普调整对华关税)

在中美经贸会谈结束后,等待了两天时间,美方终于按中美联合声明,调整了对华关税,两国在90天内,将尽可能开启多点接触的方式,为未来两国关税的制定拿出解决方案。

不过看似中美都“冷静下来”,但实际上,特朗普又有了新算盘,想加大对华围堵力度。这里要说的是在人工智能(AI)和半导体领域,美国政府频频出招,新政策瞄准的不仅是技术输出,还直接锁定了中国科技巨头华为,试图通过全球禁令冲击该企业的AI晶片。

最近,美国商务部发布一则重磅声明。这份声明不仅撤销了拜登政府时期的AI扩散出口管制框架,还推出了一套更加严苛的措施,用以强化对全球AI晶片出口的监管。这套新措施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只要你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使用特定的华为AI晶片,就算违反了美国的出口管制规定。



(美商务部对华芯片下禁令)

听起来有些霸道,却也不算意外,因为这正是美国维持其全球技术领导地位的重要策略之一。

那中企会受影响吗?其实国内市场对这一AI晶片的需求依然旺盛,至少短期内不会因美国的限制而严重受挫。

事实上,根据一些专家的分析,美国的这些新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

首先,这不仅仅是遏制中国技术出口能力的问题,还牵涉到中国在海外构建技术生态系统的可能性。美国明显担心,如果中国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其在AI技术上的优势恐怕会被削弱。因此,美国此举也可以被视为防止自身技术“领地”被蚕食的自卫措施。

当然,禁令是双刃剑,而美国显然并不只是在打压华为这个单一目标。与此相对的是,美国正在放宽对中东国家AI晶片出口的限制。特朗普总统最近前往沙特、阿联酋以及卡塔尔访问,很可能就是为了推动美方和中东国家的AI晶片合作。



(特朗普访问中东)

据悉,沙特和阿联酋预计将与美国达成协议,更广泛获得由英伟达和AMD生产的先进AI晶片。这种所谓的“差别待遇”,不仅是为了平衡美国在这些地区的外交关系,也意图通过扩大市场来支持本土晶片企业的发展。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美国在AI和半导体领域的这些动作可谓是费尽心思。一方面,其通过限制中国企业获取顶级技术,来延缓中国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它又积极拓展其他国际市场,以增强自身企业的创新动力和益水平。

但将目光重新投射回中国,尽管华为和其他中国科技企业面临来自美国的多重压力,但中国在AI领域的自主研发之路仍在继续。



(相关芯片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

美国的“长臂管辖”对中国国内市场影响有限,而华为的AI晶片在国内几乎是供不应求的状态。正因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将更加注重推进本土晶片的研发与生产,力求在自主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更何况,美国此举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拜登的前车之鉴还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

拜登曾提出的对华芯片打压政策,虽然旨在遏制中国科技发展,但实际对美国自身造成了显著的反噬效应。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2024年中国芯片进口额达1.03万亿元,而美国芯片企业因出口管制被迫放弃部分中国市场,导致营收锐减。



(拜登曾用同一招,给美国招来反噬)

与此同时,中国反制措施精准打击美国关键产业,例如对镓、锗、石墨等实施出口限制,直接影响美国军工、半导体制造,F-35战机生产因稀土短缺面临延迟。

总的来说,美国希望通过政策控制和市场操作来赶超中国,而中国则下定决心以自主创新来突破壁垒。面对这样一个充满变数的局面,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

但是不得不说,美方这种不由分说强调其霸权的手段,最终必然不会给其带来好结果。特朗普哪怕再不想轻易认输,但也该明白,合作才是双赢,对抗只会同时给美国也带去反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