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驻马店等地现青麦抢收,麦粒泛青引担忧。
作为全国小麦第一主产区,河南本应麦浪金黄盼丰收。可自4月起持续高温少雨,气象干旱迅速蔓延开来。到4月19日,全省40%的县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
驻马店确山县农户视频里,5月12日路边已晒成片麦粒。
15日有农户怕21日降雨,抢收未成熟小麦,麦粒泛青。
南阳唐河县的王先生种了100多亩麦,干旱让他犯了难。
他靠抽地下水灌溉,浇过的麦子长势还行,不浇的不行。他发现身边已有农户因旱情,提前收割未完全成熟的小麦。
洛阳市农业农村局说,这是极特殊情况,多是旱地早熟麦。确山县农业农村局也表示,目前零星农户收割,大面积还得等。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兆荣指出,提前收麦原因不少,各有考量。
但灌浆期青麦收割不划算,产量品质都会受影响,得不偿失。
老乡们心里急啊,谁不想等麦子熟透了再收?可天公不作美。持续干旱下,有的麦子提前发育完成,不得不提前抢收止损。
也有农户担心降雨一来,麦粒发芽霉变,损失更大,两难选择。
面对旱情,河南各地没闲着,积极行动抗灾保丰收。
调配灌溉设备,南水北调工程补水,能想的办法都用上了。大家密切关注天气和小麦长势,就盼着把损失降到最低。
这次青麦抢收现象,给咱敲响了警钟,气候变化影响真大。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农业生产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咱得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多投入水利设施,改善灌溉条件。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培育耐旱作物品种,提高抗灾能力才行。粮食安全是大事,每一粒麦子都来之不易,关乎咱的饭碗。
可这里面也有不少疑问,提前收割的产量到底减多少?
农户的损失怎么补?后续收购价格会不会受影响?这些都牵动着老乡们的心,也需要各方多关注多解决。
农业靠天吃饭,但咱不能只靠天,得把主动权攥在手里。加强防灾减灾措施,让咱的农田更抗造,老乡更有底气。
希望这次旱情能挺过去,夏粮丰收还是大家最大的心愿。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应对灾害,咱一起守护好“中原粮仓”。
以上信息供参考,具体情况以当地实际为准,祝老乡们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