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吃饭事小,人情事大”,一顿饭看似是填饱肚子的小事,实则是人情往来的大舞台。
一顿舒心的饭,能让关系越吃越热乎;可要是饭桌上坐了几个情商低的人,那简直是灾难现场,分分钟把好好的聚餐变成“社死”现场。
一、全程只顾自己,把饭桌当“战场”的“干饭人”
要说饭桌上最让人下头的,首当其冲就是那些只顾自己胡吃海塞的人。老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可他们倒好,一上桌就像饿了三天三夜,完全不顾别人感受。
菜刚端上桌,筷子比谁都快,专挑贵的、爱吃的猛夹。要是碰上红烧肘子、油焖大虾这种硬菜,更是把盘子往自己跟前一拉,嘴里塞得鼓鼓囊囊,还含糊不清地说“这个好吃”。旁边的人刚伸出筷子,盘子已经见底了。就像那句调侃说的“干饭人,干饭魂,干饭都是人上人”,但在饭桌上光顾着自己干饭,不管别人能不能吃上,那就不是“人上人”,而是“讨人嫌”了。
更夸张的是,有些人吃饭动静大得离谱。吸溜面条的声音能响彻整个餐厅,嚼东西吧唧嘴的声音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要是吃带骨头的菜,啃完骨头“啪”地往桌上一扔,汁水溅得到处都是。一顿饭下来,其他人食欲全无,心里直犯嘀咕:“下次说啥也不跟这人吃饭了!”
二、疯狂挑刺,把聚餐变成“吐槽大会”的“差评师”
饭桌上还有一类人,堪称行走的“差评制造机”。菜刚上桌,还没尝两口,就开始摇头叹气:“这菜盐放多了吧,齁咸!”“这鱼一点都不新鲜,还没我做的好吃。”明明是别人精心组的局,愣是被他搞得像在开批判大会。
服务员上菜慢了点,立马拍桌子:“怎么回事?等半天了还不上菜,会不会做生意?”人家好声好气解释,他还得理不饶人:“解释有什么用?赶紧解决问题啊!”整个餐厅的气氛都被他弄得剑拔弩张。
老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出来吃饭图的是开心,非要处处挑刺,把所有人的好心情都破坏掉,这不是情商低是什么?
更过分的是,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懂行”,对每道菜都要评头论足一番。“这个牛排煎老了,顶多三分熟的水平”“这红酒年份不对,喝着一股酸味”。明明大家就是普通聚餐,他非要把自己包装成美食家,把别人都衬得像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最后搞得大家都尴尬得想钻地缝。
三、乱开黄腔,把饭桌变成“低俗现场”的“油腻鬼”
饭桌上最让人不适的,就是那些不分场合乱开黄腔的人。本来大家聊得好好的,他突然来一句荤段子,瞬间让空气凝固。要是饭桌上有女生,人家脸“唰”地就红了,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
更离谱的是,有人开黄腔被制止了,还嬉皮笑脸地说:“开个玩笑而已,这么玩不起?”老话说“言为心声”,总爱用低俗玩笑找存在感,只能说明这人骨子里没什么修养。聚餐本是放松的场合,但遇上这种人,其他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救命!我想逃!”
还有些人,借着酒劲越说越过分,把荤段子升级成了人身调侃。“你看你都胖成这样了,还吃这么多”“你都单身这么久了,是不是眼光太高了”。这种话像刀子一样扎人,一顿饭下来,被调侃的人心里窝火,其他人也跟着不自在,好好的聚会彻底变了味。
四、疯狂劝酒,把饭局变成“鸿门宴”的“酒桌霸王”
要说饭桌上的“恐怖分子”,疯狂劝酒的人绝对能排上前三。不管你会不会喝酒、想不想喝,他都能找到理由让你端起酒杯。“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这话说出去不怕人笑话!”“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以后别说是朋友!”
有人实在不想喝,想用饮料代替,他立马拉长脸:“喝饮料算什么?喝酒才够意思!”非要把人灌到脸红脖子粗、走路打晃才罢休。老话说“小酌怡情,大酌伤身”,本来是轻松的聚餐,被他搞成了酒场拼杀。更可气的是,等你喝醉出了洋相,他还在一旁拍视频、笑话你,一点都不顾及朋友情谊。
有些劝酒的人甚至道德绑架,在长辈面前说:“您看,晚辈敬酒都不喝,这不是不懂事吗?”让被劝酒的人骑虎难下。一顿饭下来,不喝酒的人提心吊胆,喝酒的人难受不已,好好的聚会成了“鸿门宴”,谁还愿意跟这种人吃饭?
一顿饭,吃的是味道,品的是人情。遇上情商低的人,再美味的饭菜也食之无味。希望大家都能做个饭桌上的“气氛担当”,而不是“气氛终结者”。要是下次聚餐,碰上这几类人,可别怪我没提醒你——能躲多远躲多远,毕竟吃饭是为了开心,不是为了找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