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广东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学术活动暨2025金沙老年重症医学与康复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论坛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老年医学分会承办、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协办,汇聚国内老年医学、重症医学及康复领域顶尖专家,围绕老年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多学科协作及功能康复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据悉,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的三期建设项目中,将新增设500张老年康复综合病床,用以填补当前社会对老年救治、康复的迫切需求。



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2.8亿,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多病共存、功能衰退等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院长刘文卫指出:“老年重症患者救治后往往面临漫长的康复期,如何实现从‘保命’到‘保功能’的过渡,是医疗体系亟待突破的瓶颈。”

以该院为例,其老年医学中心通过“重症康复一体化”模式,在急诊、ICU抢救阶段即引入康复评估,病情稳定后无缝衔接慢重症管理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配合机器人、高压氧等先进技术,显著缩短患者功能恢复周期。“功能提升是老年医学的核心目标,这要求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全流程协作链条。”



老龄化加剧叠加医保控费趋严,老年医学面临成本与疗效的双重压力。刘文卫坦言,传统老年医学支付模式难以支撑老年患者长期康复需求,需探索“政策补充+技术降本”的平衡路径。

金沙洲医院正通过信息化、穿戴式监测及远程管理技术,降低患者住院依赖。例如,康复阶段采用“日间治疗+居家监控”模式,既减少平均住院日,又通过智能设备实时跟踪患者状态。该院副院长刘叶明补充,医院三期工程将建成26层医养结合大楼,专设500张老年康复床位,并引入国际顶尖设备,“以规模化和技术集约化降低边际成本,让更多患者享受高质量康复服务”。



老年医学涉及重症、康复、营养、心理等多领域,单一学科难以应对复杂需求。论坛上,专家一致认为,整合资源、搭建多学科平台是破局关键。金沙洲医院以心血管、神经医学、呼吸危重症三大平台为支柱,汇聚重症医学科、康复科、急诊科等多团队,形成“抢救-稳定-康复”闭环。刘叶明介绍,医院急诊科配备复合手术室,可实现CT、MR、DSA“一站式”救治;康复中心则依托机器人、床旁血液净化等技术,针对失能、语言障碍等细分问题定制方案。“老年医学不是‘修补疾病’,而是通过系统干预重塑生活能力。”这一理念正从学术共识转化为实践标准,为全国老年医学发展提供新范式。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何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