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奖典礼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中国建筑师刘家琨获颁该奖项,成为该奖设立以来第54位获奖者,也是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建筑师。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松阳就有一处刘家琨的代表作——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

“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改造旨在复兴老城,通过设计让新的业态和老的建筑得到共生,把破旧了的社区重新激活,成为松阳古城居民的交流和精神中心。”刘家琨在颁奖典礼现场发表演说时说道。


走进位于县城正中的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新介入的游廊蜿蜒灵动,金属冷光与古老纹饰构成奇妙的时空蒙太奇,游廊整体均为一层,高度低于老建筑檐口,以谦逊的姿态,避免对历史场域的视觉压迫。

这里自古便是松阳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与精神中心,有着悠久历史,遗存了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各色建筑,但历经变迁后,这一曾经的精神文化中心日渐衰落,业态凋敝,缺乏活力,活态保护迫在眉睫。

如何在保留其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重振往日辉煌?创新性有机更新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松阳启动了“文里·松阳”街区保护与更新。

“刘家琨老师‘新旧并置,原真表达’的设计理念与我们团队不谋而合,将新的建筑与原有的历史建筑或文化元素相结合,形成一种对比与和谐共存的状态。"松阳文里项目创始人与投资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彭海东回忆说,当时团队找了多个设计师,但只有刘家琨的每件作品都不同,他的设计是非类型化的,感觉在他的字典里没有“万能公式”,只有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文里项目于2017年初启动设计,用时一年完成,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当时部分设计手法存在一些争议。”彭海东指着游廊举例,有人会认为耐候板、竹钢等现代材料建成的游廊,与原有历史遗迹风格违和,应采用一些传统建筑形式,要仿古。

而刘家琨说的一句话,让彭海东印象深刻。“他说历史无法挑挑拣拣,我们不做假古董,也不毁真遗迹。”在刘家琨的坚持下,现代设计元素被保留了下来。


最终,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以街区内的文庙、城隍庙这两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为核心,依托另外五座历史建筑遗存,被成功打造成为一个集创意图书馆、艺术家工作室、剧场、美术馆、咖啡厅、家宴餐厅以及精品度假酒店为一体的美好文化生活方式体验综合体。


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是松阳众多特色建筑中的一个典范,徐甜甜、王维仁、罗德胤等一大批优秀建筑设计师,也在松阳留下了许多富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建筑,为当地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原标题:《以设计共生激活老城复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刘家琨的松阳实践》

栏目编辑:唐闻宜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吕倩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