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为了实现自己的独裁专政,一心想要消灭共产党,奈何日本帝国主义势如破竹,已经向中国发起最凶猛的进攻,蒋介石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
张学良和杨虎城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同胞备受压迫,就准备逼蒋抗日,蒋介石心怀鬼胎,便面答应抗日,等自己脱身后马上囚禁了张学良,随后,杀害了杨虎城一家。
57年之后,杨虎城的孙子杨瀚四处找寻杀害自己爷爷的凶手杨钦典,找到之后,杨瀚并没有为难他的意思,而是与其叙叙旧,临走之前笑着说道:祝您活到110岁。
1. 找寻凶手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但仇恨与伤痛从未在杨虎城将军的后人心中淡去,杨瀚,作为杨虎城的孙子,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追寻当年杀害爷爷的凶手,揭开那段尘封的历史真相。
在这漫长的追寻之旅中,他与杨钦典的相遇,成为了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杨瀚翻阅大量史料,走访无数知情者,逐渐拼凑出当年的细节。
他得知,杨钦典这个名字,与爷爷的惨死紧密相连,带着满腔的悲愤与执着,杨瀚踏上了寻找杨钦典的道路,他辗转于各个城市,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
从泛黄的档案中寻找踪迹,在民间的传闻里捕捉信息,经过不懈努力,杨瀚终于得知杨钦典回到了河南老家,过着平淡的农民生活,当他站在杨钦典居住的小院前,心中五味杂陈。
推开斑驳的木门,他见到了已步入暮年的杨钦典,此时的杨钦典,身形佝偻,满脸皱纹,与他想象中那个凶残的凶手形象大相径庭。
杨钦典开口说道:“你是...”还没等他说完,杨瀚就赶紧扶着并说道:“走,咱进屋里说,”还没等杨钦典反应过来,已经被这个年轻人搀扶着进屋了。
走进屋内,杨瀚环顾着四周,看着破败的墙壁,想来最近几年他过得也不好,在杨钦典的邀请之下,杨瀚坐了下来,两人刚开始很是沉默,杨瀚一直打量四周。
而杨钦典一直看着杨瀚,看不出来这年轻人到底是谁,看到老人一直注视着自己便开口到:“老人家,要不猜猜我是谁,”老人答道:“不...不认识,真猜不出来。”
杨瀚随口回答:“我叫杨瀚,杨虎城是我的爷爷,”听到这里,杨钦典激动的直接站了起来慌张的说道:“你不会是来找我报仇的吧,哎,当年确实为的错,不应该那么做的。”
看到如此反应的杨瀚赶紧安抚的说道:“老人家,你放心吧,我不是来找你报仇的,就想想找您来叙叙旧,了解当时的情况,不会为难你的。”
听到这里的杨钦典才渐渐地放下了戒心,两人在和谐的氛围之下回忆着当年的往事,杨钦典句句都透露着自己的后悔与遗憾。
2. 回忆往事
杨钦典开口道:“那年在戴公祠...我按住小萝卜头...”他浑浊的眼睛突然瞪大,喉结剧烈滚动,“杨进兴的刺刀扎下去时,那孩子喉咙里的呜咽...我这辈子都忘不掉。”
杨瀚攥紧的拳头微微发颤,祖父杨虎城、小萝卜头宋振中惨死的画面在脑海中翻涌,指甲几乎掐进掌心,但杨钦典的叙述突然转向,1949年11月27日,白公馆内枪声大作。
血腥味混着硝烟弥漫,杨钦典握着牢门钥匙守在刑场旁,听着监牢里此起彼伏的哭喊,指甲深深抠进铁皮门,当罗广斌突然从黑暗中冲出来。
抓住他的胳膊嘶喊“老杨,你还有良心就放我们出去”时,他看见对方衬衫上浸透的鲜血,恍惚间又想起小萝卜头脖颈渗出的血珠。
“我手抖得厉害,钥匙掉了三次,”杨钦典突然捂住脸,指缝间渗出浑浊的泪水,“推开牢门的瞬间,子弹就擦着我耳朵飞过去。”
“那些人往山下跑时,我朝着天空乱开枪,不知道是想吓退追兵,还是想让自己清醒些,”19名革命者在枪林弹雨中奔向自由,而杨钦典瘫坐在泥水里。
看着自己沾满鲜血的双手,第一次意识到,或许能为罪孽找到一条生路,杨瀚沉默良久,将录音笔轻轻关掉,窗外寒风呼啸,裹挟着零星落叶拍打窗棂。
他突然想起祖父日记里“国难当前,唯有抗争”的字迹,又想起罗广斌在《红岩》中写下的“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
恩怨交织的往事在这一刻突然清晰: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标签,而是无数人在命运洪流中挣扎、抉择的印记,杨瀚将外套披在瑟瑟发抖的杨钦典肩上以做安慰。
3. 心怀感激
重庆解放后,杨钦典在罗广斌的带领下,到重庆市公安局自首,由于有立功表现,政府原本打算安排他在公安局工作,然而,背负着沉重罪孽的他,内心充满了恐惧与不安。
最终选择了回到河南老家周庄,隐姓埋名当起了农民,他以为,回到这片黄土地,就能将过往的罪恶深深掩埋,回到家乡的杨钦典,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看似平静的生活。
但每当夜深人静,戴公祠的血腥画面就会如噩梦般缠绕着他,小萝卜头惊恐的眼神、杨虎城将军倒下的身影,都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梦魇。
他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人提及过去,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内心的煎熬,在那个特殊时期,杨钦典被逮捕入狱,曾经被他放走的19名革命者也因他受到牵连,被隔离审查。
造反派逼迫他诬陷这些革命者是国民党潜伏特务,但杨钦典始终坚守良知,坚决不说假话,他在狱中受尽折磨,却从未背叛那些曾因他的一念之善而重获新生的人。
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杨钦典再次出狱,此时的雅已经成为了头发花白的老人,他又回到周庄的老房子里,生活清贫却不再担惊受怕,其他的事情无关紧要,想不起来了。
杨瀚与之又聊了一会,边开口说道:“时间也不早了,我也该走了,老人家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困难记得找我,”随后给杨钦典留了个地址。
眼看着杨钦典要起身送客,杨瀚连忙制止说道:“不用送了,老人家,祝您活到110岁,”言语真切,没有嘲讽的意思,开心的杨钦典回应道:“谢谢你,慢走。”
简单的对话,结束了两代人的恩怨,杨钦典的悔意来的太晚,好在杨瀚站在国家大义上面,那句祝福的话语像是对当年放出革命人士的奖励。
信息来源:
杨钦典——百度百科
杨虎城——百度百科
坚如磐石 百折不挠——红岩精神述评——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