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作家博主发帖称,前几天,投稿给一个名为北方的杂志。很快收到编辑的回复:请先加我微信。



很快给我微信:稿可以上,先要确认能否付款发表。

感到恶心,立马删除这位编辑。

头条上,有人披露《黄河之声》杂志发稿也要先确认版面费,否则没门。见截图。

二十年前,我给杂志社投稿,录用后,马上可收到稿费。现在,要想发表作品,必须给版面费且有时还需要找点关系(人情费),我果断不“了”!无非就是不评职称罢了。这是一个网友的留言 。

这种现象有多少年了!有关部门为何失声?要知道,一方面,发表的论文没有什么意义;一方面,有多少人心甘情愿被坑。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我们来看看该作家提供的信息。这是另一博主发布的帖子。



下面是群里的对话:

《黄河之声》编辑部:

XXX:您好:

来稿收到,请先确认刊期安排与版面费事宜。本刊现安排2026年1月刊,1月底2月初出版邮寄期刊。本刊对论文字数要求不得少于4版(6-7千字),版面费为每版1000元。本文已符合版面要求,本文4版,版面费计4000元。是否确认进行审稿并刊发请于2日内回复本邮箱,本刊将在收到邮件回复后对稿件进行审核,如审核通过本刊将发出录用通知及版面费汇款方式邮件。
另截至今日,本刊未接收到其他途径投来您的稿件。
XXX:现在黄河之声见刊都这么慢的嘛,各位老师有推荐同级别的期刊吗,见刊快点的省级期刊。
我:不算慢了,四千块钱发一篇也不算贵,只是不知道这个刊物是啥档次。
蒲亨建

从这些对话来看,很显然有人坦然接受付费发表的情况,哪怕4000元也认为并不算贵。说明这种情况存在非常普遍。

对此,有网友表示,二十年前,报社杂志社都是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后来事业改企业,推向市场,自负盈亏!换做你,该怎么办?期刊杂志社也面临着活下去的问题。

有网友认为,第一,版面费有点贵,第二刊发周期有点长,现在才5月份,刊发居然要到明年初,如果是两三个月内还可以接受。

有网友感慨,所以说知识这几年缩水很厉害,以前是知识换钱,现在是钱买知识标签。

  • 说到付费发表,近日一则新闻值得关注。

近日,多家医院妇科疾病论文中出现男性患者,甚至男性产妇一事,引发关注。有医院对涉事医护人员作出处分,也有涉事杂志社致歉、开除编辑。5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以代写论文为由,联系了多个代写文章的商家,有商家明确拒绝,但也有商家表示“四五百元就可以代写一篇3000多字论文”。



对此,有评论指出,不管是代写还是被代写,都面临着职业风险。比如,‌学术声誉毁灭性打击‌。代写行为一旦曝光,个人学术信用将崩塌。学者可能被剥夺研究资格,学生则面临学业中断,即便未被发现,虚假成果也将削弱其真实学术能力。

‌种种迹象表明,付费发表已成为行业内比较常态的操作,特别是论文发表。而作家付费发表文章,在业内也比较普遍。

当然,更多的作家坚守底线,哪怕不发也不愿意掏钱。毕竟,绝大多数的作家都是清贫的,很多都是体制外的文学爱好者,还有点点“清高”的傲骨。

对此,你怎么看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