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邀请以色列参加2025年胜利日阅兵,这事儿一出,不少人就琢磨开了:中俄伊这“铁三角”,看着挺唬人,实际情况到底咋样?
是不是像某些人说的,就一塑料姐妹花,表面热闹,背地里各算各的?
美国那有名的地缘战略家,28年前他就放话了,最怕中俄伊抱团。
这话现在看,还真有点意思。美国现在是真把这仨都给得罪了,制裁的制裁,围堵的围堵,跟赶鸭子上架似的,把他们往一块儿凑。
2025年5月15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高级顾问阿里·沙姆哈尼在接受美国NBC新闻独家采访时,宣布伊朗愿意与美国签署附加条件的核协议,以换取全面解除经济制裁。这一表态标志着伊朗外交政策的重大转折,从长期强硬转向务实妥协。沙姆哈尼表示,只要伊朗的核心诉求得到满足,协议可“立即签署”,毫不拖延。
布热津斯基那话音儿还没落呢,中俄伊“铁三角”的说法就冒出来了,尤其美国一使劲,这仨哥们儿好像就该抱得更紧。可真摆开棋盘一看,哪有那么简单!这“三角”,顶多算特定时期互相吆喝几声,要说一条心、一个目标走到黑,那还差得远。说白了,谁家过日子不先算计自己的小九九呢?
中国一直讲究独立自主,搞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东那边,最关心的是稳定、能源还有“一带一路”能不能顺顺当当。
在中国的全球大算盘里,伊朗那点分量,跟沙特这种能源大国和主要贸易伙伴比,真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就拿2024年来说,中国跟沙特贸易额1200亿美元,跟伊朗呢?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到,也就六分之一。
俄罗斯在中东更是个老油条,讲究个实用,在各路神仙里和稀泥,主要图的是保住自己在叙利亚那点军事基地和说话的份量,可不是门心思要拉个反美联盟。就算以前俄伊联手挺过叙利亚阿萨德,可2024年叙利亚天一变,那共同的台柱子也松快了。
新上来的叙利亚政府明着不待见伊朗,嘴上却容俄罗斯继续驻军,这不明摆着在俄伊中间掺沙子嘛。更有意思的是,2025年5月俄罗斯搞胜利日阅兵,请了以色列(虽然人家没来),愣是没给伊朗发请柬,这关系冷暖,一眼就能看出来。
再瞧伊朗,外交上那股伊斯兰革命的劲儿特冲,一门心思跟美国以色列对着干。这种拿意识形态画线的搞法,跟中俄那种全世界布局的思路,能一样热乎吗?
所以啊,三国搞联合军演,伊朗海军派出来的多半是老爷舰,跟中俄的新家伙一比,摆明了是来凑个热闹、壮个声势,当个“气氛组”就不错了。西方媒体和美国分析家眼睛毒着呢,都说这合作就是一时抱团取暖,离真正的战略同盟还远着呢。
伊朗要想在国际上真正支棱起来,甚至扛起那面“反美大旗”,自家兜里有多少钱、手里有多少家伙,这可是硬杠杠。先说钱袋子。
从1979年伊斯兰革命开始,美国佬那制裁就跟紧箍咒似的,一轮接一轮,把伊朗经济勒得喘不过气。特朗普那会儿搞“极限施压”,更是往死里整,石油不让卖,钱不让转,工业品不让进,差不多把伊朗的经济命脉给掐断了。
石油卖不出钱,国家财政瘪了,海外的钱也被冻了,国际贸易几乎停摆,连老百姓买米买面都费劲。2022年那场因为马赫萨·阿米尼之死闹起来的全国大游行,根子上还不是因为物价飞涨、工作难找,老百姓对政府管得太宽早就憋了一肚子火。
这种经济上的难处引发的社会矛盾,对哪个政权都是个定时炸弹。这不,最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又宣布新制裁,冲着伊朗的石油和石化产品来的,又一批公司和油轮上了黑名单,就是要让伊朗的钱袋子更紧。
再看军事,历史那道“兵弱”的影子好像还在伊朗头上晃悠。伊朗现在常备军号称61万,听着挺吓人,可真家伙怎么样,那就得打个问号了。
武器装备太老旧是个大问题,空军主力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买的美国F-14和俄国米格-29,这种老爷机别说技术落后,零件都缺,维护费死贵,能飞起来就不错了。
海军呢,主要靠些小快艇和几艘老潜艇撑场面,想去远点儿的海上溜达溜达,或者把自家门口看严实都费劲。他们老吹牛的防空系统,虽然有俄国的S-300撑着,可碰上以色列F-35那种能隐身的先进飞机,多半也只能干瞪眼。
2024年10月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境内伊朗目标,伊朗的防空系统愣是没拦住,技术差多少,这下全露馅了。军工生产在制裁下也是步履维艰,自己研发那点东西,比如弹道导弹和无人机,在精度、数量还有体系作战上,跟军事强国比,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更有意思的是,伊朗军方好像对美国那些精密的家伙什儿情有独钟,可人家制裁你,买不着。能买到的俄国或中国货呢,又老嫌弃人家不够“高大上”,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装备不行也就罢了,伊朗军队那独特的“双轨制”更让人头疼。正规国防军和伊斯兰革命卫队两套班子,谁也不服谁。国防军据说训练还行,但高层老怀疑他们不够忠心,容易被晾在一边。
革命卫队政治上倒是绝对靠谱,可军事素养和装备就差了一截,在叙利亚、黎巴嫩那些地方打仗,吃亏是常事。这么搞,资源分散,指挥也不灵,抢预算抢任务的事儿肯定少不了,还容易让外边的人钻空子。
更要命的是军队里头人心不齐。伊斯兰革命后定的反美反以色列国策,并不是所有精英和军官都打心眼儿里认同。想当年巴列维王朝那会儿,伊朗可是美国在中东的好哥们儿,跟以色列关系也不错,那时候的精英们都爱往西方跑,过西式生活。
直到现在,伊朗社会里还有一股子怀念过去、“亲美”的暗流,他们觉得美国反的是伊朗政府,不是伊朗人民。这种情绪也渗到军队里,尤其那些受过西方军事思想影响的军官。据说伊朗国防军早期建设还得到过以色列帮忙,空军更是美国一手带出来的,现在空军内部还拿英语当指挥语言之一呢!
一支军队里头藏着这么多复杂的情感和历史旧账,真要让他们去死磕美国和以色列,那战斗意志和行动效率能不受影响?这几年好几件事儿都透着蹊跷:2020年美国把革命卫队大佬苏莱曼尼给端了,伊朗报复性打了两下,据说行动前还通过第三方给美国那边通了气,搞得跟演戏似的。
2024年,伊朗对着以色列扔了一大堆无人机和导弹,也是有提前放风的嫌疑,结果呢?没造成多大损失。这种“手下留情”的搞法,很难不让人觉得他们内部对把事儿闹大心里发怵,甚至对反美战略到底有没有必要都打着问号。
一支不知道为啥打仗,或者说对为啥打仗有不同看法的军队,战斗力能强到哪儿去?
中国2024年军费差不多2500亿美元,海陆空三军和核力量越来越现代化。俄罗斯虽然经济上差点儿意思,但家底厚,核武器和能源出口还是硬通货。这么一比,中俄面对美国压力时,能周旋的余地和反击的手段就多得多,伊朗就显得手头紧巴巴的。
美国在波斯湾摆着的航空母舰战斗群,还有能从印度洋迭戈加西亚基地起飞、带着重磅钻地弹的B-2隐形轰炸机,对伊朗的核设施和重要目标那可是实打实的、甚至是“灭国级”的威胁。
在这种里外不是人、经济军事双重压趴下的光景里,伊朗的外交政策,开始悄悄地拐弯了。虽然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一开始咬死了要硬扛,怕谈判太早露怯丢了国内面子,他那个核心小圈子里也一直吵吵着要不要、怎么跟美国缓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