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壳鱼在学术上叫做云斑尖塘鳢,是一种肉质鲜美的外来物种。这几年由于人为放生和养殖逃逸等因素,该物种已经入侵了我国多个地区,特别是在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等地区的数量会比较多。2024年7月,有位广州钓友说当地河道中频繁出现一种攻击性很强的小型鱼类,疑似就是笋壳鱼。
据广州钓友说,当天他钓鱼的小河位于广州城区的外围,水质比市区河道好,是他闲暇时钓鱼的好去处。之前他在这里钓到的都是罗非鱼、太阳鱼。可最近这段时间,他注意到河里出现了一种凶猛小鱼,不仅数量多,而且抢食凶猛,影响到其它鱼类咬钩。
上周末,他像往常一样来到河边,仅仅钓了两小时,就钓了十几条这种鱼。出于生态保护的考虑,他将体型小的都给放了,只带了几条大的回家。由于这种鱼外形小、习性凶猛,钓友最开始以为它们可能是市场上常见的笋壳鱼,但也有些不确定。于是为了确认鱼的种类,他将照片发到了网上,希望有经验的钓友或鱼类专家能帮忙看看。
虽然笋壳鱼在广州地区的数量比较多,但这位钓友钓上来的凶猛小鱼并不是笋壳鱼,应该是我国的本土鱼种,名字叫做沙塘鳢。沙塘鳢和笋壳鱼同属于鰕鯱鱼亚目,因此在外形上长得比较像。沙塘鳢广泛分布于黄河以南的江河、湖泊、溪流中。它们喜欢栖息在水底石缝或水草丛中,以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为食,因为习性比较凶猛,因此垂钓时很容易就能钓上来。
沙塘鳢在民间的俗称非常多,在江浙一带会叫它沙乌鳢,在湖北、湖南会叫它呆子鱼,而在广东、广西则习惯叫它瞎嘎子。这种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江南地区是制作上等菜肴的主要食材。
不过由于栖息地减少和环境污染,野生沙塘鳢的数量已大不如前,它们几乎都被笋壳鱼给取代了。正因如此,广州钓友能在那条小河中发现大量野生沙塘鳢是很难得的,同时也反映出这条小河的水质状况良好,生态系统是健康的。不过,由于广州钓友最后还是无法确定它们是不是沙塘鳢,不敢去吃它们,于是就把它们给养了起来。这些鱼的凶猛本性很快就暴露无遗,仅仅是一夜之间,它们就捕食了鱼缸里大量的小鱼小虾。
到底该如何区分沙塘鳢和笋壳鱼呢?其实,只要掌握体型大小的特征就能轻松区分了。首先,沙塘鳢属于小型鱼类,成年之后的体长在10厘米左右,体重只有2两左右。而笋壳鱼则要大得多,即使是野生的在成年后也普遍在半斤以上,人工养殖的甚至可以长到三四斤。因此,如果钓到的鱼在2两以上,那很可能就是笋壳鱼。
无论是沙塘鳢还是笋壳鱼,它们的肉质都非常鲜美。特别是笋壳鱼,由于体型大、出肉率高,在餐饮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笋壳鱼作为外来物种,会对本土鱼类构成威胁。它们不仅会捕食小鱼小虾,还会与本土鱼类竞争食物资源和栖息地。因此,大家如果钓到了笋壳鱼,建议不要放生它们,而是带回家食用,以减少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总的来说,这条小河中的沙塘鳢反映着生态的变化,它们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生态修复的希望。它们的回归或许只是广州水质环境得到改善的缩影,但足以让人对未来充满更多的期待。希望随着当地生态保护工作的执行,会有越来越多的本土物种能够重现广州的河流,让这座城市的生态重新焕发出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