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Jalil Gems和黄衍嘉正在讨论矿物宝石。邓依乔摄

五月的郴州,因一场矿物宝石盛会熠熠生辉。

5月16日,第十三届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在郴州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在这场汇聚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600余家展商的国际盛会上,一段跨越年龄与国界的温情故事悄然上演——来自巴基斯坦的参展商与深圳13岁的矿物爱好者因“石”结缘,互赠珍藏。

“看见他,就像看见15岁的自己”

“这个柱体不仅大而且完整度高,估计是展架上最值钱的”“我喜欢萤石,这个是摩根石”“这块祖母绿是精华”…

展会首日,A馆矿物晶体区前,一块晶莹剔透的海蓝宝石吸引了深圳男孩黄衍嘉的驻足。这位13岁的少年对矿物如数家珍,从晶体结构到市场价格,侃侃而谈的模样让巴基斯坦参展商Jalil Gems倍感亲切。

“15岁那年,我买了人生第一块矿物,至今收藏了20年。”Jalil Gems笑着回忆,“他的眼睛里闪着和我当年一样的光。”或许是被热忱打动,他当即从展柜中取出一块来自家乡产地、附着托帕石的白水晶免费赠予黄衍嘉。

意外收获让“小矿迷”黄衍嘉惊喜不已。作为回礼,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宝贝”——一块由菱铁矿、萤石、重晶石组合的矿物标本,郑重交到Jalil Gems手中:“送给你!”

从矿物的斑斓色彩到自家矿区的私藏分享,展馆的喧嚣仿佛因这场对话静默,只余下“石头”碰撞出的共鸣。

以石为媒,打造“国际温度”

这场暖心互动,正是本届矿博会“打造消费新场景,摘颗星星送给你”主题的生动注脚。

作为国内唯一国家级矿物宝石专业展会,本届矿博会不仅以6万平方米展区、万余件珍稀标本构建起“地球46亿年演化史诗”,更通过“‘一带一路’侨助矿博”文化展、国际矿物回归展等活动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展会上,像黄衍嘉和Jalil Gems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美国展商向中国地质爱好者分享陨石研究心得,赞比亚孔雀石雕刻师与湖南工艺师交流设计……从“矿井口的博览会”到“国际文化客厅”,矿博会正以开放姿态,让“冷石头”焕发“热温度”。

“矿都”与少年的双向奔赴

什么是矿物宝石?如何分类?有什么特质?矿物科普展位前挤满了青少年。

沉浸式地质长廊,触摸地球脉动; “石头会发光”实验室,感受科学魔力;矿物艺术设计展,融美学于生活…展会创新体验层出不穷。

“郴州是‘矿物晶体之都’,更是少年梦想的起点。”一个带着小孩参观的母亲感慨道。这座保有世界70%微晶石墨储量的城市,凭借矿博会“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平台,不仅成为产业升级的“强力引擎”,也为年轻一代打开了科学与美的窗口。

13岁少年与巴基斯坦展商的故事,或许也将成为下一段“矿物情缘”的序章——临别时,Jalil Gems和黄衍嘉加了联系方式,并邀请他去家乡矿区游玩。

5月20日,这场“永不落幕”的矿博会将暂告段落,但关于探索、传承与友谊的“晶”彩,仍在延续。(邓依乔)



Jalil Gems与黄衍嘉讨论“获赠的礼物”。邓依乔摄



Jalil Gems赠送给黄衍嘉的水晶。邓依乔摄



美国陨石展商正与嘉宾交流中。邓依乔摄



展出的绿萤石。邓依乔摄



展位上的花园水晶。邓依乔摄



展位上的矿物原石。邓依乔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