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500,每天笑哈哈;

女友要买房,瞬间变苦瓜。

和很多靠自己拼搏多年,却依然不敢奢望在大城市买房的中国年轻人一样,越南的年轻人也是“谈房色变”。

截至2025年,越南经济中心胡志明市核心地段房价约2.7万人民币/平,最繁华的第一郡房价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6万人民币/平。

在越南首都河内,就算是一套有着10年房龄的公寓,也可以卖到每平米约2.5万人民币。



河内市中心那些更加老旧的公寓楼,也和北上广的老破小一样让人望尘莫及,动辄就是七八十万人民币起步。

然而,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里,年轻人的钱包却从来没有随着房价的暴涨而充实过。

2024年,河内普通居民的平均月收入只有2800元人民币左右。

在收入和房价相差显著的情况下,年轻人想买房子简直难如登天。



前几年网上很流行一句话:

“以现在城里的房价来看,我得从春秋战国开始攒钱,才能有希望在21世纪住上大别墅。”

越南的房价虽然没有夸张到这种地步,但普通人如果想纯靠自己拼搏在越南的大城市买房,4年不吃不喝也买不起那里的一间厕所。

当然,如果年轻人有不吃不喝只为买房的信念,工作20多年后就可以买下一栋公寓楼。

要是愿意等50年,等到你70岁的时候,大城市的房子你也能买得起了。

但前提是这几十年里房价一直保持平稳,你才能勉强买得起公寓楼和一套正经的房子。

话说回来,有哪个年轻人会甘心等待几十年才能住进新房子?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做到为了买房不吃不喝。

因此,那些迫切想要房子的年轻人只能掏空父母的钱包去买房。

29岁的程序员阮明,与妻子每个月合计收入2500万越南盾(约7000元人民币),他们计划购买河内东英县一套80㎡的公寓,总价约150亿越南盾。

为了实现小夫妻的买房梦,双方父母变卖了土地和房产,凑出了45亿越南盾给他们做首付。



但折磨才刚刚开始,交完首付后他们每个月还要偿还高昂的房贷,几乎是工资刚刚到手就被无情的扣走了。

自从买了这个房子之后,夫妻俩的生活水平不升反降,过得苦不堪言。

在越南,像阮明夫妻俩一样掏空双方父母钱包,后半辈子为了还房贷而活的中产阶层一抓一大把。

与他们倾家荡产买房的方式相比,有些人则更精明一点。

32岁的外企主管阮氏芳与丈夫月收入合计3500万越南盾(约1万元人民币),但胡志明市中心高端公寓均价达5亿越南盾/㎡。

即便选择郊区60㎡的公寓(总价约32亿越南盾),首付也需要9.6亿越南盾(约28.3万元人民币),夫妻俩需要存储3年多才付得起首付。

考虑到光是首付就要节衣缩食存3年,买房后付月供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压力,

于是夫妻俩最终选择与父母同住,将收入的40%用于储蓄,打算在适当的时候买房。

之后,面对房价年均15%的涨幅,他们决定再观望一下。

除了连年上涨的房价,让他们感觉暂时没必要买房的还有一点。

在阮氏芳夫妻的盘算中,他们既要在大城市买一个中意的房子,又不能因为房子太贵掏空双方父母的钱包。

然而想要以中等的价格,在越南两大都市找到心仪的房子简直比登天还难。

而普通家庭一辈子的存款也就是三四十亿越南盾左右(约合人民币84万-110万),他们更不可能为了满足自己买房的心愿,让双方父母连养老钱都没有。



因此,他们选择和父母住在一起,说不定哪天就能捡漏到一个又好又便宜的房子。

对于以上两种对待买房的不同看法,只能说当自身条件与欲望不匹配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虑找出一个最优解,既放过自己也给别人减轻了压力。



而无论是已经当上牛马的房奴,还是正在精打细算准备买房的人,他们的行为都赤裸裸地说明大城市的房价太高,高到让普通人不知所措。

看到前辈们因为房子纠结痛苦,那些还没有成家立业的小年轻们,早就对买房不抱什么希望了。

更准确地说,他们不仅不想买房,干脆连婚也不想结了。

2020年,乂安省的杜先生贷款5亿越南盾(约14万元人民币)购房,初始利率7%-7.5%。

两年后,利率飙升至13.5%,月还款额达750万越南盾(约2100元人民币),占家庭收入的70%以上。

逐年飙升的利率本就让杜先生抓狂,更绝望的是他还要养孩子,每个月除去房贷支出和育儿支出,他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这则新闻的横空出世,直接刺痛了越南年轻人恐婚恐育的神经。

在这个房价奇高的时代,一位28岁程序员坦言:

“每月房租占收入40%,剩下的钱仅够吃饭和通勤,如果生育,奶粉钱、教育费会让我破产。”

这种焦虑在年轻人中普遍存在,大部分年轻人都认为自己在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是没有资格谈婚论嫁的。

毕竟,租房子就已经很贵了,又何必买房子来为难自己呢?



在这种情况下,越南总和生育率已连续3年低于确保全国人口稳定所需的2.1。

2022年为2.01,2023年为1.96,2024年降至1.91,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下降。

可年轻人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孩子,却没有耽误一群资本家借着楼市大发其财,这就是害群之马“炒房客群体”。



2015年,越南修订《住房法》,允许外国人购买公寓和别墅。

这一政策直接打开了资本闸门,2016-2020年胡志明市外资购房比例从12%飙升至45%,其中中国投资者占比47%。

2020年越南政府进一步放宽外资持股比例,允许房企自由发行债券,为炒房客的大行其道提供了土壤。

这些炒房客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张美兰的万盛发集团和臭名昭著的新皇明集团。

作为越南第四代华人,张美兰通过"左手地产、右手银行"的模式构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张美兰控制的西贡商业银行,向自己的万盛发集团发放2500多笔贷款,占该行总贷款的93%,挪用资金超120亿美元。

更夸张的是,她将银行存款定向贷给自己的地产项目,用新债还旧债,甚至伪造916份贷款文件骗取资金,涉案文件重达6吨。

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操作,使得胡志明市核心地段房价在2018-2021年间暴涨300%。

2021年底,新皇明集团以24.5万亿越南盾(约合68亿元人民币)拍下胡志明市1万㎡土地,创造了全球最贵的土地价格。



但该公司竞拍前发行9次债券,自买自卖制造虚假繁荣,最终因资金链断裂退出交易,导致数万投资者血本无归。

从本质上来说,这些人不过是打造了一个越南房地产市场繁荣的假象,吸引外资进来投资而已。

可泡沫永远都是泡沫。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初,香港首富李嘉诚听说越南房地产市场“前景不错”,还特意派人来考察胡志明市,宣称要打造"小巴黎",并与张美兰进行了接洽。

不过,随着张美兰后来被捕入狱,李嘉诚也是见好就收放弃了越南房地产市场。

对李嘉诚来说,张美兰之流不过是一群玩过了火的炒房客,可这些炒房客伤害的永远是普通人。

在他们的炒作下,一套60㎡公寓首付需85亿-120亿越南盾(约24万-34万元人民币),相当于普通家庭十几年的总收入。

普通家庭为避开炒房客竞争,只能转向购买无产权证的“粉红书”房屋或选择房龄超30年的危旧公寓,后期维修成本最高可以占到房价的40%

炒房客还推高了银行坏账风险,导致越南央行在2024年将首套房利率从 7.5% 上调至 10.5%,月供占家庭收入比至少增长了20%。



房贷利率的飙升,必然会导致买房者压力倍增。

同奈省一名教师因月供占收入 82%,被迫兼职3份工作,最终导致精神崩溃。

当然,在越南房价被炒房客玩坏的同时,背后也不乏美国人的身影。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国对越南实施贸易禁运,直到 1994年才解除。

1997年,美国任命了自1975年以来的首位驻越南大使,为两国合作奠定了基础。

2001年美越签署双边贸易协定,之后美国给予越南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双方开始从敌人变成狐朋狗友。

由于越南在战争中多次错过了发展机会,所以越南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外国企业和工厂,产业多处于低端产业链,生产利润大部分被欧美人掌握。

经济命脉握在欧美手里,人家想降息对越南来说自然是好事,可美国一旦加息,越南的处境就岌岌可危了。

2022年,美联储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对越加息,给越南带来了一系列的震荡。

首先,美联储加息使得国际资本回流美国。



在这种情况下,以出口为导向的越南出口订单需求下降,很多企业经营困难,出现停工、裁员等情况,导致越南居民收入减少,购房能力下降。

其次,外资撤离使越南房地产市场资金紧张,大量房地产项目停滞,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国投资者都处于观望状态。

在越南胡志明市第一郡有很多烂尾楼,它们的烂尾很大程度上就是美联储加息造成的。

此外,越南房价也出现暴跌,部分城市房价曾暴跌40%。

对于有购房刚需的普通人来说,房价下跌本是好事,但由于收入减少和对未来经济的担忧,他们也不敢轻易购房。

在炒房客资本家从中作祟、外部势力捏住经济命脉的情况下,越南楼市要如何破局?这实在是个棘手的问题。

参考资料:

1、金融界:《越南版“许家印”大案落下帷幕!越南房地产商、女首富张美兰被判处死刑!一手制造120亿美元诈骗案》

2、第一财经日报:《越南深陷房地产危机,房产中介纷纷转行》

3、商业观察:《李嘉诚:越南静悄悄》

作者:TWYMG

编辑:一乙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