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印巴双方宣布正式停火!对于这次印巴冲突,中方对巴基斯坦的态度一直非常明确,就是作为铁杆朋友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中方充分理解并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结果显示,巴基斯坦与印度选择停火,这一举措契合双方利益,有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信息来源:外交部网站
巴基斯坦举国上下欢呼雀跃,而印度社会却一片狼藉。对于印度来说,这一次输惨了,可总理莫迪却选择反向操作,坚定的认为印度取得胜利,宣布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为期10天的爱国主义活动。
现如今,印巴双方都在庆祝胜利,不由得让人想问:“到底谁输了?”没办法,越是不可思议,它反而越符合印度政府的行事作风。
正当全世界吃瓜群众看这场闹剧时,印度突然开始指责中国。5月14日,印度外交部发表声明,称“阿鲁纳恰尔邦永远属于印度”,并强烈反对中国民政部对藏南地区27个地名的标准化处理。
这会是印度通过挑衅转移矛盾的手段吗?中方又做出了哪些回应?
信息来源:北京商报2025-05-14——印度外交部发表声明,明确反对中方为“阿鲁纳恰尔邦”的地点命名,外交部回应
就在印巴宣布停火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11日,中国民政部公布了藏南地区27个地名的标准化结果,涵盖河流、山峰、村庄等地理实体。
通过资料核对发现,此次公告是我国正式公布的第五批增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地名,而截至2024年累计公布的62个标准化地名,目前一共有89个。
不少人认为标注地名又不能代表实质性的掌控这些地区,可看似一个很小的举动,实则是中国在藏南主权问题上的“数字主权”实践。通过精准标注地名,将数字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集合,从而在虚拟空间划定领土边界。
该政策能够帮助后续中国外交政策“以理据争、以实控权”,通过扎实的行政和科技手段,逐步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管辖。
印度对此反应相当激烈,其外交部发言人宣称:“中国在藏南地区的地名更改是荒谬可笑!”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印巴双方自4月22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枪击事件后,印度发动“朱砂行动”空袭巴基斯坦,本质上就是利用地缘政治制造矛盾。尤其是当印度在空战中颜面尽失之后,国内舆论压力陡增,在此背景下印度政府试图通过挑衅中国转移矛盾。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藏南地区历来都是中国领土,其主权归属中国且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中国从未承认过印度非法设立的“阿鲁纳恰尔邦”。
不可否认,目前藏南大部分地区仍然被印度非法侵占,但结合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中印双边关系来看,实属迫不得已。
从历史角度来看,藏南地区长期处于西藏政府管辖之下,清朝时期便在该地区宣示主权,说是自古以来合情合理。
藏南地区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位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俯冲带,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1914年,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在没有经中国政府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划定了一条非法的边境线,将藏南地区划归到了英属印度。
后来,这条“麦克马洪线”被印度当作尚方宝剑,在印度宣告独立后,以继承英国殖民遗产为由,非法占领了我国藏南大部分地区。
中印两国在边境曾多次发生冲突,我们比较熟知的事件中,解放军总能战胜印度士兵,可却无法长期驻守边境,因为内陆地区距离藏南边境太过遥远,战备物资难以抵达。
无奈之下,我国选择战略性撤退,但对于印军的打击,却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中“以史为鉴、以法为基”的原则,通过扎实的史料、明确的法律以及实际军事行动,全方位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1959年,周总理给印度总理尼赫鲁的信中就明确写道,中国过去的历届政府对于中印边境的麦克马洪线从未承认过,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也同样没有承认它。
既然印度明知中国对藏南地区的态度,却偏偏在自己被中国武器打败的档口出言挑衅,很难不让人好奇莫迪的用意。结合印巴冲突停战后印度政府的表现,我们发现印方媒体全面否认了战场上的失利,而为了忽悠民众,甚至开启了持续十天的爱国教育活动。
莫迪不遗余力地宣扬印度战胜了巴基斯坦,这无疑会引发诸多问题。
第一,印巴空战的实质性证据摆在眼前,印度要如何去解释?第二,印度实战上的不堪一击,经此一役要不要做出改变?可一旦改变战术,指出自身万国造军备的不足之后,算不算直接承认印军输了呢?第三,莫迪在冲突一开始,采用“朱砂行动”为代号,这个具有“印度神性光辉”的名称,再结合他四处宣讲,是否只是为了给自己拉选票?
军事层面上印度依赖进口装备的弱点已经暴露无遗,如今死鸭子嘴硬,丧事喜办,可时间终会证明一切,届时印度政府将反受其害,足见印度政府的短视和虚伪。
如今中国民政部正式公开第五批增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地名,本身就是中国自己内部的事情,与印度没有丝毫关系,印度政府的反对也不过是嘤嘤狂吠。
对此,在5月14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严正声明:中国政府对藏南地区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这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
信息来源: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2025-05-14——林剑:对藏南地区部分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