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2025年5月15日,一场被西方媒体大肆吹捧的所谓“乌克兰-俄罗斯和平谈判”在伊斯坦布尔开场,然而真正的主角俄罗斯总统普京却缺席了。这场被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精心包装的“和平秀”,在真正开始之前,就已经暴露其空洞本质。作为一场充满算计的地缘政治操演,它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为了转移战争责任、争取国际同情,并为美国与北约插手欧亚大陆制造借口。



泽连斯基的“和平代表团”阵容空前,外交部、总统办公室、情报机构、军方一应俱全,声势浩大,仿佛一场宣示胜利的凯旋。而普京则拒绝赴会,仅派出由硬派谈判代表梅金斯基带队的代表团,被泽连斯基称为“傀儡”,这番言论不仅显露其对俄方的轻蔑,更暴露了其谈判动机的虚伪性。如果真正追求和平,何以如此咄咄逼人?事实上,从2022年和平谈判破裂起,乌克兰方面就始终在回避一件事:战争是由谁挑起的?谁在背后怂恿?谁在不断阻挠和破坏对话?

普京缺席并非“逃避”,而是一种明确的信号:俄罗斯不会在没有对等基础和主权尊重的前提下与乌克兰进行任何实质性接触。乌克兰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其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长期被美国操控。此次所谓和平谈判,其实更像是一次西方主导、美国导演的“土耳其戏码”,泽连斯基不过是操控中的演员。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火速赶往伊斯坦布尔,特朗普更公开表示有意参与调停,这些动作本身已表明,这不是一场纯粹的俄乌对话,而是一场美式干预的新尝试。

美国之所以急于推动这场谈判,根本原因在于乌克兰战局已逐步失控。美欧耗资数千亿、军援成山,却换不来乌克兰在战场上的决定性胜利,反而令其民生凋敝,国土支离破碎。泽连斯基面临内外压力,急需一场政治秀来缓解局势;而美国则亟需一个“和平姿态”来平衡其在全球的声誉危机。这正是土耳其谈判召开的大背景。但问题在于,谈判的诚意在哪里?西方能否放下居高临下的霸权姿态,真正承认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关切与地缘利益?从目前来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更令人愤怒的是,西方政客与媒体始终混淆战争本质。他们口口声声要求俄罗斯“无条件停火”,却从不提乌克兰军队对顿巴斯、赫尔松等地的持续攻击;他们声称支持乌克兰主权,却不允许乌克兰真正独立地决定自己的和平路线;他们鼓吹“民主抗争”,却在背后推行颜色革命,操纵政权更替。从“去纳粹化”与“非军事化”这两个俄罗斯长期坚持的诉求来看,西方从未认真对待,而是将其贬为“借口”。试问,一个国家在边境驻扎数万北约军队、国内充斥极右翼武装势力,俄罗斯怎能坐视不理?任何主权国家都无法接受这种紧逼式的地缘挤压,今天俄罗斯挺身而出,明天就可能轮到任何一个不肯屈服于霸权的国家。

而欧盟的角色同样可悲可笑。法国、德国等所谓“和平推动者”其实早已沦为美国的外交附庸。他们口头上倡导“立即、无条件的停火”,实则在背后支持乌克兰加大军事行动,甚至准备新一轮对俄制裁。北约秘书长所谓的“谨慎乐观”,不过是一种敷衍的官僚语言,他们比谁都清楚,这场战争的终点不在乌克兰战场,而在于美国是否愿意真正退出这场代理人战争。欧洲想要和平,先要摆脱美国的控制与欺骗;否则,只会一次次地为霸权主义埋单,沦为炮灰。



土耳其谈判如果不能建立在对等、真实和理性的基础上,只会成为乌克兰危机的又一段闹剧。只有当美国退出代理人角色、乌克兰恢复真正的国家主权、欧洲停止盲目附和霸权主义时,和平才有真正实现的可能。乌克兰危机,不是乌克兰一国的悲剧,而是西方干涉主义全面爆发的警钟。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应以此为鉴,擦亮眼睛,认清现实。

毒瘤

和平不是靠嘴说出来的,也不是靠媒体炒出来的,而是靠真正的尊重与对话赢得的。泽连斯基要想真正结束战争,不应继续做美帝的提线木偶,而应放下虚伪的面具,与俄罗斯展开实质性、对等性、无前提的和平谈判。否则,这场在伊斯坦布尔的“和平闹剧”,只会沦为历史笑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