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富强的历史经验,其实中国人古已有之。古代中国在丝绸之路上居于主导地位,很大原因就是中国的制造业发达,领先全世界,比如中国的陶瓷和丝绸畅销全世界,销售规模巨大持久。在明代大量白银涌入中国,还不是因为中国制造的商品出超严重。



(1) 首先让我们根据历史经验总结四个主要大国的兴衰强弱公式:

A,极盛的大英帝国:制造业+高科技+金融=富强加霸权

B,战后的衰落英国:小规模制造业+衰落的金融=衰落

C,二战后的美国:制造业+高科技+金融=富强加霸权

D,冷战后的美国:高科技+金融=衰落

E,二战后的苏联:不完整制造业+高科技=强而不富的霸权

F,冷战后的俄罗斯:不完整制造业+不完整高科技=拉胯

G,古代中国:大规模制造业+科技领先=富强

H,近代中国:大规模制造业+科技落后=衰落

H,眼下正在崛起的中国:制造业+高科技=富强

(2) 分析一下大国兴衰的规律

领导过工业革命的大英帝国超越了历史上的中华帝国,在维多利亚时期达到极盛,后来人称世界工厂,它的制造业在19世纪长期居世界首位,所以它能在二十世纪用“两强标准”来建设海军,让自己海军舰队的规模压倒排在其后的两大海军强国。但在二十世纪,不仅美国在崛起,亚洲也在觉醒。规模化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英国终究是个小国,人少地狭,战后高科技又让步于美苏,甚至它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依赖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美国,衰落不可避免。



美国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崛起成为GDP第一,二十世纪前期的美国无论是制造业和高科技都是领先世界的,在两次世界大战都有不俗的表现,战后更是确立美元霸权,全面称霸世界。但从七十年代开始,美国人喜欢上了空调办公室,美国资本强大到妄想只通过钱生钱的魔术来过日子。于是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出现了别人可以卡他脖子的瓶颈。

俄国人也曾做过几天超级大国的美梦,但是苏联的制造业从来是畸形发展,军工和重工业好一些,轻工业不行,所以人民生活水平不行,苏联的科技也有点漏洞百出。但是等到苏联解体了,俄罗斯继承的还是不完整的制造业加高科技,有的行有的不行。结果你看俄乌战争打的拉胯成这样。这些年来,俄罗斯总表现的半死不活。

晚清中国GDP在世界上是数得上的,但是科技水平落后,更无金融可言,沦为“落后挨打”之典型。

(3)大规模制造业是现代富强之基

在现代工业社会,想要经济发达,国家富强,不仅要有先进的制造业,还要具备规模,制造业好但是产量小也不行,所以可以看到英法日现在振作不起来,未来富强的机会依然是属于大国,那种地广人多的大国。搞金融不是不可以,好的金融发展是以好的制造业为基础的,如果用金融去代替制造业,那就完了。国家发展一定要抱紧制造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