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开始,当地球村的所有人都处在封建社会,甚至落后的奴隶社会时,英国却另起炉灶打算进入资本主义。
靠着工业革命,英国改变的不仅仅有自身,还有整个世界体系,他悄然的转换成了另一个身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1个超级大国。
世界工厂、日不落帝国纷纷成为它的身份标签,就因为太阳永远照射在英国的土地上。
那么,当时的英国强悍到什么程度,才能支撑它统治地球3367平方公里的土地。今天,咱们从经济、军事、科技三个角度来聊一聊。
恐怖的工业生产能力
英国前面的路没有人走过,但英国第1次走就走的惊天动地,机器代替了人力,使得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直线爬升。
纺织业是英国人攫取第1桶金的另一个方式,在珍妮纺织机、水力纺织机、骡机出现之前,纺织业靠的是双手,速度慢,所以成本也就高。
但这三种机器出现之后,使得生产效率直接翻倍,而且是成几百倍的增长。
到1830年,世界上的棉布有一半是出自英国人的机器。清朝、印度这些传统纺织大国纷纷被英国机器干趴下了。
第1次工业革命时,煤炭和钢铁成为了支撑工业革命持续发展、继续升级的支柱。在这方面,英国同样实现霸榜。
蒸汽机用煤,炼铁用焦炭,英国的储量足以满足初级工业革命的需要。1800年,英国的煤炭产量已经占据了全球80%的份额。
1850年,全球生铁的产量是500万吨左右,仅仅一个英国就生产了250万吨。
现在我们常说的要致富先修路,当年英国人就明白这个道理。
1830年,世界第1条现代化铁路开通了。到1850年,英国的铁路里程已经达到了9656千米。
这一数据又是世界之最,当然最重要的是让英国的货运成本直接下降了75%。
光有生产力是不够的,英国还拿下了全球的贸易和金融。
英国的工业革命需要原材料,像棉花、粮食这些已经不能自给自足,所以必须通过自由贸易把它们全部笼络到英国来。
制成工业品之后,再卖到全世界。买进卖出、倒卖倒卖,使得伦敦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
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通过贷款使得英镑成为国际贸易当中最主要的货币。
英国实施了工业革命,但它的成长是靠着殖民地吸血实现的。
1757年占领印度之后,仅仅几年,它就从孟加拉抢到了3800万英镑,这相当于当时英国一年的财政收入。
这些钱转而使英国的工业革命进行的更加彻底,到1850年时,全球贸易当中40%是用英镑结算的,从而确定了英国贸易霸主的地位。
英国的实力和不仅仅靠经济建立起来的,军事同样是绝对的支撑,海军实现了打遍全球无敌手的梦想。
从规模上来说,英国一直执行两强标准,意思就是,英国海军的实力要超越世界第二和第三的总和。
1805年特拉法加海战之后,法国和西班牙组成的超级舰队也被歼灭了,海洋从此属于了英国人。
英国海军的吨位爬升到50万吨,比第二的法国和第三俄国加起来还要多。
有海军,就必须有海外军事基地。
在直布罗陀好望角、新加坡、香港,英国人建立起了一艘永不沉没的世界级航母,保证了英国海军随时随地能够出现在全球各个角落。
以前打仗靠的是木质帆船,但从1859年开始,英国的铁甲蒸汽战舰出现了,这是当时海洋上的首创,其他国家拍马都跟不上。
海军的成绩耀眼,陆军也不甘落后。
恩菲尔德步枪使得英国与其他国家的武器代差进一步拉大,鸦片战争英国只用了40艘军舰和4000士兵就拿下了大清帝国。
祖鲁人勇猛,可是几千祖鲁人轻而易举的被马克沁机枪屠杀。
科技,才是支撑英国真正强大的原因。
蒸汽机早就有了,经瓦特的手,设备作用才真正实现。
1800年,英国已经有500台蒸汽机了,但这不是顶峰,仅仅过了25年,这一数字就增加到了1.5万台。
有了蒸汽机,它就可以运用到各行各业。
火车能跑出56公里每小时的世界级速度,铁壳蒸汽船横渡大西洋也只不过需要14天而已,以前可是得几个月。
转炉炼钢法的出现让钢产量暴增,使得英国的成本再降低90%,直接推动工业革命升级发展。
皇家学会的存在为牛顿、法拉利这些大神提供了研究的场所,奠定了英国科学的基础。
现在铺设一条海底光缆相对简单,但英国人早在1851年就实现了这一壮举——英吉利海峡海底光缆。
殖民地之所以能够被高效地管理起来,也离不开跨大西洋海底电缆实时传输指令。
1624年,英国就懂得专利保护。18、19世纪英国的专利数从102暴增到了4549项。
工厂赚钱养起了军队,军队又保护英国人的贸易,同时还向外掠夺原材料,运回英国进行加工。
英国本土的科技又使得加工效率成百倍增长,成品销往全球各地,继续赚钱养军队。
如此操作下来之后,1850年英国人均GDP已经是法国的1.5倍,德国的2倍,中国的10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