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熟时节,吃瓜群众多。

白衣胜雪,医德高尚,圣洁天使,这些礼赞都溢出了屏幕。

5月12日护士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宣布第50届南丁格尔奖获奖名单,17个国家的35名护理人员获奖。

我国有7人获此殊荣,获奖人中6个女的,1个男的。

男的叫梁伟贤,是香港的资深护理义工,人家这推荐了不起,只要你实绩突出,荣誉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哪怕你是个不在编的义工。



网友质疑的是甘肃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韩琳,一个行政管理者竟被推荐上去,好多人想不通。



其他5名女性,皆为一线资深护理人员。网友热议,当着行政领导,还挂念这仨瓜俩枣,太爱名利。

发布的照片上,韩琳穿着护士装,看起来,满脸善良,气质优雅,一副白衣天使的模样。

稍有点工作常识的都知道,像医院这种服务民生的单位,当领导很忙。

副院长难有时间在一线,很多时间在开会、阅件、检查、指导等工作,还能净下心干护理。

有资料显示,去年,她还曾带队进藏3次,精神确实可嘉,但也反证了她难以腾出多少临床时间。

既然当了副院长,做行政管理工作,就不要再盯着护理这块田里的果实,如何激励部属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评先选优倾向一线,这才是领导该做的。



名利心太强,啥好处都想沾。既要又要还要,结果,名利熏心地往身上插花,不料却露出了疑点,引发网友热议。

还有,韩副院长曾5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

这些成绩对一个搞护理的来说,真的是太牛。而且,她当年是小中专护校起步,妥妥的励志女神。

网上,韩琳除了被质疑获奖不正当,还被质疑学历有问题。

韩琳1979年出生,由高中考上中专,考的是卫校,然后当护士。



这样看,她开始学习并不优秀,后来人生神奇开挂,非常上进,攻读了个本科,还是护师专业,专业对口。

于是,再接再厉,一鼓作气,读硕士、博士,仍然是护理专业,毕业都很正常,也都很顺利。

不过,令人生疑的是,在她的经历中,有十年是在边读书边工作的,超级上进,超级牛叉。

更厉害的是,最后,她还当上了美国院士,成了洋人都高看一眼的学术大牛。

走上领导层,摘走专给一线护士的南丁格尔奖,让一线护士情何以堪。



这个奖的获得,跟副院长这个行政资源有没有关系,恐怕存疑。

有网友说,一线的护士三班倒抢救病患,她在办公室批阅文件、检查调研,哪有一线护理时间。

其他6位获奖者全是基层护士,唯独她顶着副院长头衔当选。

不知看到这个获奖名单,韩副院长是何心态,看了这两天的热议,是不是后悔得这个奖。

她朋友圈最新动态,还定格在获奖照配文:护理人的星辰大海在患者身边。

韩琳获奖,是甘肃省人民医院推荐,甘肃省红十字会严格审核后,提交给国家红十字会,然后报送给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流程看没毛病。



作为国际性奖项,“南丁格尔奖”的评选机制非常严格,若是有人情走后门因素,外国人能认吗。

据说甘肃省卫健委已启动复核,重点查她这两年的工作日志,相信会核对个水落石出。

古人讲: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诚如斯言,“谦受益,满招损”,本来挺受人尊敬的,现在质疑声起,恐怕心里要打个问号。

西北大地上,出了几位南丁格尔奖得主,印象深刻的有两个:

一个是黎秀芳,原兰州军区总医院护理专家、护理教育家。

1941年,24岁的黎秀芳从南京远赴兰州,在物资匮乏的西北大地用科学精神重构护理体系,编写《基础护理学》教材,在西北创办第一所公立高级护士学校。创立“三级护理”理论和“三查七对”制度,至今仍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石。



一个是姜云燕,解放军第十八医院传染科护士长。

她从17岁的小姑娘,就当兵扎根高原,累计为7000多名病人进行护理,参与抢救高原肺水肿、脑水肿患者30多人次,成功率达100%,把20多名战友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来。



从韩琳经历看,她的确很励志。因这个奖惹来非议,不划算。

但愿省卫健委复核没问题,韩琳这个奖过硬,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