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坦克作为一种崭新的战争兵器,在世界大战中初露峥嵘。到了现在,坦克已经成为现代陆军的主要战斗兵器。在近百年的发展中,不仅坦克本身经历了数次重要的发展,坦克兵的服装也有了多次变迁。
1.一战时期(英军)
最初的坦克兵服,其实是从骑兵服和空军飞行员服演变而来的。在这时,英军的坦克兵服和一般的军服差别不大。可以看到,图中代表坦克部队的绿/红/棕三色袖标中心是坦克兵的徽章,参谋军官有军帽的红帽墙和红色领章,区别于一般士兵。此外,我们还能看到士兵穿的棕色帆布外套,这可以保护他不被坦克内的油污弄脏。
2.二战时期(英军)
到了二战时期,各国的坦克装甲技术蓬勃发展,装甲部队的军服也百花齐放。这是一批在北非作战的英军士兵,左一即一位坦克团士兵。英国坦克兵偏爱贝雷帽,但部队本身是配发了好几种帽子和头盔的。甚至,英军还曾通过租借方案获得了美式坦克,并为士兵装备了美式M1938式坦克帽。
回到衣服,英军的坦克兵制服是一种特殊的“连体服”,上衣和裤子可以固定在一起。随着战争的进行,原本的设计有了新的变化,新型连体式坦克兵军服在1944年大规模登场。同时,为适应不同地区的作战,各部队的军服也有明显差异。例如,在北非作战的部队极少会选择黑色军服。
3.二战时期(美军)
由于特殊的作战环境,坦克兵的军服确实需要与一般陆军有所差异。尺寸适中、表面光滑,以方便快速进出坦克。同时,冬天的作战要求制服拥有出色的保温性能。以坦克兵夹克(冬季战斗夹克)为例,其尺寸较短,穿脱方便,多为橄榄色或卡其色。有趣的是,这一装备推出后广受欢迎,很快也用来装备其他兵种。
4.二战时期(德军)
德国的军装有种复古的美感和别样的严谨,这大概与其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有关。二战时期,为吸引年轻人参军,“美术生”元首也强调“军装要好看”。除了一般的制式军大衣外,部分德国军官会装备私人定制的皮革大衣,其在版式上和大量装备的M36相似。
作为作战中的一把利刃,德军装甲部队有着属于自己的作战服。在形制上,装甲兵的作战服贴近欧美夹克,这就是M34式装甲兵作战服,也叫“装甲兵野战夹克”。到了1942年,新的M42装甲兵作战服出现,最主要变化在于颜色从黑色变为了更具隐蔽性的灰色。
我相信没有一个忠实军迷是不喜欢坦克这种战争机器的,但话说回来,坦克毕竟是军事装备,喜欢归喜欢,私人是不能拥有的。如今,在高度虚拟的游戏中,我们已经可以深度体验坦克作战、坦克驾驶以及坦克对战。此类游戏中的佼佼者,便是已在国内运营十余年的《坦克世界》。
5月16日到5月31日,《坦克世界》PVE模式“背水一战:潘多拉行动”和对应的空间折叠补给品上线。完成相关任务即可免费获得10个补给品(老玩家回归还能多拿2个),有几率开出18辆高级坦克(其中5辆为新车)和各类珍贵游戏资源。
新车包括:
9级F系的中型坦克“维钦托利”
武器装备一门120毫米主炮,平均损伤400/400/515,平均穿透力248/297/60,生命值1650,车体装甲110/60/40,炮塔装甲220/110/50,车组成员为4人,分别是兼掌兼通讯兵炮手驾驶员和装填手。
8级D系的自行反坦克炮3GST常规型主战
主要武器是一门120毫米主炮,平均损伤400/400/515,平均穿透力244/300/60,生命值1300,车体装甲180/70/20,炮塔装甲250/80/20,车组成员为3人,分别是车长兼通讯手,装填手,炮手和驾驶员。
9级F系的轻型坦克VCS 6X6 TS 90
主要武器装备了一门90毫米炮,平均损伤250/250/330,平均穿透力202/235/45,生命值1300,车体装甲13/8/8炮塔装甲和车身装甲一样,车组乘员3人,分为车长兼职通讯兵、炮手兼职装填手、驾驶员。
9级B系的重型坦克CC-46P
主要武器装备了一门155毫米主炮,平均损伤650/650/800,平均穿透力248/310/77,生命值1350,车体装甲13/8/8,车组成员3人,分别是车长兼通讯手, 炮手兼装填手和驾驶员。
10级M系的重型坦克MBT-B
装备了一门120毫米主炮,平均损伤400/400/515,平均穿透力260/305/60,生命值2000,车体装甲105/30/40,炮塔装甲200/90/70,车内成员也是4人,分别包括车长兼通讯手,驾驶员炮手和装填手。
各位车长准备好参与潘多拉行动了吗?我们在《坦克世界》国服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