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北京地铁安贞门站上演了一幕暖心故事。值班站长杨淼在繁忙的客流中敏锐地注意到一位神情慌张、步伐踉跄的老太太——她焦急地想前往通州养老院看望弟弟,却因阿尔茨海默病遗忘了具体地址,甚至只能模糊记起家中座机号码。经过耐心细致地询问,杨淼"破案"了,成功地帮助了老人。
当天下午,北京地铁安贞门站内人流如织,一位神情慌张的老太太进入值班站长杨淼的视线。她步伐踉跄、目光游离,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无助。杨淼立刻上前轻声询问,老太太声音颤抖地说:"我想去通州养老院看望弟弟,但具体的养老院地址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话语之间,满是茫然。
面对这位记忆模糊的乘客,杨淼意识到情况的复杂与紧急,她通知安检员搬来一把椅子,搀扶老人坐下后,她蹲下身,与乘客平视耐心安慰:"通州区范围大,养老院也多,要是找不到地方走失了,那太危险了,咱们先联系家人。"老太太满脸恍惚,双手始终紧紧拽着手中的布袋。
几分钟过后,老太太似乎想起了什么,苦涩地说:"可我只记得家里座机号码,家中只有保姆和行动不便的老伴。"而杨淼则成了她穿越陌生与恐惧的引路人,一点一点地从乘客断断续续的话语中梳理线索,最终拨通那通牵起全家人心弦的电话。她通过乘客家中保姆成功联系上老太太的儿子——孙先生。电话那头,孙先生急切万分,语气里透着对母亲深深的牵挂。"我母亲没有摔倒吧?""她现在在哪儿?"一连串的问题让人揪心。当听说老人已被妥善照看,他连声道谢,语气里满是激动和感激。最终,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顺利将老人安全送到孙先生预约的出租车上。
本以为那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次寻常帮助,却没想到当天晚上,孙先生专门打来电话,言语诚挚:"我母亲已经安全到家,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我们一家人都急疯了。要不是您主动发现、耐心询问、帮忙联系,真不知道她还要在外面受多少苦,真的太谢谢您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