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让莫迪政府尴尬不已,中方在藏南地区有大动作,印度有火没处撒,选择对美倒戈,世贸组织已收到诉状。

自印巴停火后,国际社会对这场战局掀开了广泛讨论,各方的最大共识就是印度败了,而且败得很彻底,面对国土、人口、经济都远不如自己的巴基斯坦,却在空战中打成了6比0,还被巴方长驱直入,打击了S400防空系统和二十多个地面目标。初步估算,印度在4天中的经济损失在25亿美元以上,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莫迪政府却百般掩饰,对国内宣称印度取得了重大胜利,称目前的停火只是“暂停军事行动”,是印度的“主动收手”,并宣传打击巴基斯坦取得的“胜利成果”,塑造出一个“赢麻了”的假象。莫迪政府的想法不难猜测,那就是对内塑造“信息茧房”,以“精神胜利法”维护自身的支持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巴停火的第二天,中国民政部发布了关于增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地名的公告,累计共增补27个地名,以宣示对藏南地区的主权。长期以来,印度在中印边界不断挑衅,暗中蚕食中国领土,曾一度引发两国的军事摩擦,尽管中印通过外交途径达成了撤兵协议,但东段问题还未解决。中方选择在这个时候公布藏南地区的地名,是以和平方式提醒印度,及早放弃对中国领土的幻想,毕竟,刚刚经历印巴冲突的莫迪政府,对中制武器有了新的认知,如果中方武力下场,局面将是一边倒。



从美国副总统万斯访印来看,这一轮印巴冲突很可能有美方的鼓动,通过打击巴基斯坦,不但破坏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还能“杀鸡儆猴”,打压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但事实却是,印度不但在巴基斯坦手中吃瘪,在藏南地区又被中国“教做人”,可以说是“两头受气”,更让莫迪政府无法接受的是,在印巴空战后,美方对印度的态度大变,特朗普甚至要求印度尽快结束对巴军事行动,还称印度很可耻。对此莫迪政府调转矛头,选择了对美倒戈。5月13日,印度正式向世贸组织提交申诉,要求对美国的部分商品加税,以反制美国对印度钢铝产品的加税措施。



在印巴冲突以前,印度不但主动对美降税,还要加大对美投资,以换取美国的关税豁免。几天前印度对美方表示,愿意将两国的关税差距从13%缩减至4%,并承诺对90%的美国商品实施低关税。如今莫迪政府却一纸诉状把美方投诉到世贸组织,可以说是掀了桌子,不排除有三点因素。一是印度不愿被美当枪使,却拿不到任何好处,二是想改弦更张,调整立场,以对美反制重新回到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队伍中。三是在中美达成的协议让印度看到了机会,莫迪似乎也想与美方博弈,甚至摆出一副发动关税战的势头,要求美方让步更大利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