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退休教师群体是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富矿”。在《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的引领下,云南省政府主导,充分调动优秀退休教师继续投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在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有益补充和示范引领作用。

  高位部署落地“一盘棋”

  在统筹推动上,云南省重用了高位推动、政策引导和要素保障三个“杠杆”。

  首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银龄计划的落地实施,明确提出实施省域落地行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银龄教师发展格局。其次,印发《云南省银龄教师支持普通高等教育行动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明确目标,即3年内使全省银龄教师队伍总量达到6000人左右。通过网络媒体发布招募公告,主动对接39所部属高校,且向18个东部、中部及周边省份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宣传,努力吸引省内外优秀退休教师来云南支教。同时,加强经费保障,省级财政按照不低于中央层面标准提供银龄教师专项经费支持,各州(市)、县(市、区)、学校结合实际,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为银龄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增强招募吸引力;加强宣传引导,对在银龄教师工作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银龄教师的浓厚氛围。

  绘就有效实施“路线图”

  在高等教育领域,瞄准国家战略、云南产业急需及重点发展领域,计划3年招募约1500名省内外高校退休教师和企业、科研院所退休科研人员支教支研,支持有发展潜力、有优势特色学科的省属重点高校和新建或急需提升发展水平的高校。

  在职业教育领域,聚焦深化产教融合,重点支持具有产业重大需求、需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的职业院校,经过3年左右时间招募约1500名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优秀退休教师和行业企业一线退休的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建设100所优质职业学校和100个优质专业。

  在基础教育领域,短期项目是建设基础教育银龄教师资源库,支持各地开展教师培训、课堂研究、督导评估等工作;长期项目中银龄教师主要承担课堂教学任务,通过听课评课、开设公开课等形式指导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服务期限原则上不少于一年。

  在民办教育领域,支持各类民办学校,特别是急需高素质教师的民办高校,通过柔性聘用等形式打造“银龄智库”,聘用银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导师,建设具有民办教育特色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打造近悦远来“强磁场”

  在招募上,突出透明公开。在互联网平台公开发布银龄教师招募需求、招募条件和标准,按照自愿报名、资格审核、签订协议等程序,保障招募质量。2024年全省共招募银龄教师1350人,其中正高级教师671人、副高级教师679人,省外教师488人、省内教师862人。

  在使用上,突出因地制宜。严格落实省级整体统筹和协调指导,各地各校结合实际,细化制定本地本校具体方案、协议,确保方向正确、突出实效。如昆明市出台的银龄名校(园)长五年行动计划(2024—2028年),就重点挖潜退休校(园)长优质资源,加强校(园)长队伍建设。

  在关怀上,突出真情实意。各地各校将尊老敬老与尊师重教相结合,为银龄教师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特别是在食宿、交通、医疗等方面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服务,如文山学院为银龄教师提供免费周转房、免费水电、免费体检等暖心保障服务。

  答好赋能发展“满意卷”

  我们将赋能发展的效能指标,聚焦到三个方面:

  一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招募引进急需紧缺专业学科银龄教师,在课程教学、科研指导、团队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提高受援学校水平,有效缓解师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总体水平低等问题。

  二是支持学校内涵发展。通过强化银龄教师保障,使银龄教师安心舒心工作,以“长者”“老者”形象示范、引领、助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针对受援学校在学校管理、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短板,问诊把脉。

  三是带动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提高银龄教师招募标准,让高水平银龄教师优良的师德情操、高超的教学水平、严谨的教学风格为年轻教师提供学习和借鉴的范例,增强学校高水平师资造血能力。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15日 第03版

作者:云南省教育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