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丁国灿)5月初,在宿城经济开发区某项目现场,大型机械正轰鸣着平整土地,不远处宿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企业代表刚刚完成签约。
2024年以来,宿城区坚持“向存量要空间、向低效要效益”,积极克服抵押状态下的闲置土地收回难题,把“沉睡资产”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引擎”。
今年4月,宿城区成功盘活某企业49.92亩低效闲置土地。此次收回的地块于2022年9月被某公司竞得,用途为工业用地,土地登记面积117.7亩,截至今年3月已开发利用67.78亩,剩余的49.92亩土地处于闲置状态。
当该项目49.92亩土地因多重抵押陷入盘活僵局时,宿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宿城分局积极探索在不撤销抵押权的情况下闲置土地收回处置路径,通过分割登记,重新明确抵押权,再由属地政府协议收回闲置土地并展开盘活再利用工作,打通了带押地块盘活通道,提高了盘活效率。
在盘活过程中,宿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宿城分局协调银行、属地政府等,在土地仍处于抵押状态下,先对原土地证进行带押分割,将抵押权全部转移至已建设地块上,再对闲置地块进行协议收回,仅用1个月时间便完成地块收回盘活。
“就像给土地做‘微创手术’,既要解除病灶,又要保证机体健康。”宿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宿城分局开发利用科负责人的比喻,道出了该模式的精妙。此外,与传统收回方式相比,这一模式还有三个突出优势:一是无需企业或政府提前垫付巨额撤押资金,避免了因土地闲置带来的高额成本和经营风险;二是流程耗时从3个月压缩至1个月,提高了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加快了项目落地速度,促进了产业升级;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框架下创新操作路径,依法保障银行、企业、政府三方权益。
如何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是关键。宿城区还综合采取多种措施盘活低效闲置用地,通过制定《宿城区产业园用地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区土地供应全链条管理机制的实施办法》,建立土地“准入—供给—建设—评价—退出”全链条管理和存量闲置土地盘活长效机制,通过租赁、技改或转型、增资或入股、转让或出售、收回收储等多种方式,精准施策。这不,在宿城区的一些工业园区内,曾经杂乱破旧的低矮厂房,如今正逐渐被高效的标准化厂房所替代。刚入驻的企业负责人感慨:“新的模式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不仅盘活了低效土地,还减轻了资金压力,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专注发展。”
2024年以来,宿城区共盘活利用低效产业用地2834亩,一批优质项目顺利落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升。“首例成功只是起点。”宿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宿城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致力于建立健全低效用地预警系统,实现“预防+整治”闭环,计划今年再盘活低效用地2500亩,以土地“存量革命”驱动产业“增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