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颜靖尧 朱婉菁)眼下正值水稻育秧的关键时节,泗洪县种植户抢抓农时,田间、车间一派繁忙景象。
5月14日上午,在泗洪县聚禾种业有限公司种子加工车间,机器轰鸣声不断,工人加紧包装水稻种子;仓库内,工人忙着搬运袋装水稻种子,一辆辆满载着水稻种子的货车从仓库驶出,开往全国各地。
泗洪县聚禾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贾广仁告诉记者,每年2月至6月是水稻种子销售旺季。公司主要销售“金粳818”“南粳5718”,都是市场认可度比较高的产品。
“高产、稳产、抗倒、抗病等,都是优质水稻品种应该具备的特质。”从事种子销售近20年的贾广仁说,泗洪县拥有独特的气候、水土,对中高端优质水稻品种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同时,泗洪县不断推动水稻品种培优,这让种植户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边销售旺,那边育秧忙。当日,在泗洪县庆阳家庭农场里,水稻育秧播种机高效运转,10余名工人熟练地操作机器。洒水、播种、覆土……经过一系列工序,一块块铺满种子的育秧盘快速“出炉”。随后,工人将这些育秧盘运送至田头。
该农场负责人刘永梅介绍,与传统人工育秧相比,机械化育秧不仅效率高,而且出苗整齐、成活率高。“今年,我种植的水稻面积大概3000亩,利用机械三天就能完成育秧。”刘永梅笑着说。
同样,在泗洪县慧心雨桐家庭农场,工人忙着开展水稻育秧。与传统的秧池田育秧不同,该农场将育秧场地转移到了水泥地上。
该农场负责人许芳告诉记者,今年,她主要种植“泗稻301”。“几年前,我引进了硬地硬盘育秧技术,通过营养土拌种入秧盘、暗化催芽进晒场、现代化喷灌等工序,就可以实现在水泥晒场上培育水稻秧苗。”许芳说,这样的育秧方式方便后期管理,大大节省了人工,提高了作业效率。
记者了解到,今年泗洪县储备优质水稻种子1000万公斤以上。2025年以来,泗洪县持续推进种业振兴,推进良种筛选、繁育、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为种业高质量发展再添动力。
泗洪县以品种审定区域为基础、以品种测试展示评价为依据,根据品种田间综合表现情况,结合种植习惯,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帮助种植户因地制宜选取优良品种。同时,严把用种质量关,抽调执法人员,对种子企业等进行“拉网式”检查,推进乡镇(街道)对辖区种子经销门店进行自查;积极开展普法宣传,不定期组织农业企业负责人参加种子相关法律培训活动,并结合“放心农资下乡”活动,向种植户宣传种子相关法律法规。
泗洪县建立省级品种测试展示基地,通过省市指导、市场抽样、育种企业推荐等测试45个种植农作物新品种。该县组织现场观摩评价活动,向种植大户、种子生产经营者、各级农技专家,展示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引导种植大户科学选种用种。今年,该县还成立了6个粮食生产技术指导小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下沉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粮食生产指导服务工作,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此外,泗洪县做好种业统计工作,开展品种应用面积统计、制种生产情况调度。该县通过深入调查,走访种子企业、农资经营门市、种植主体,多方了解,综合推算,保证数据准确可靠,为品种推广及相关政策出台提供数据支撑。
记者从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获悉,日前,该研究院顺利完成了在江苏省南繁中心林旺基地的科研工作,由该研究院筛选的4000余份水稻材料已全部从海南省空运回宿迁。
“跨越2000余公里,我们在海南收获的水稻材料全数空运回了宿迁。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水稻材料的称重、检测、登记、编号等工作。第一批水稻已经播种到试验田中,预计数日后,我们将开展第二批水稻的播种工作。”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春介绍,经过多年耕耘,他们培育出了宿迁第一个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稻”品种“泗稻301”,受到江苏苏北粮油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的青睐。
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在失败中摸索,每一个水稻新品种都凝结着科研人员的心血。因泗洪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适合寻求稻米的高质量发展“良方”,且泗洪大米的品牌影响力强大,近年来,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不断为泗洪县选育良种、延伸育种方向,根据泗洪县农业企业发展需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专用水稻品种,良种培育不断取得新突破。
5月份以来,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全体研究员将“主战场”从实验室转移到了试验田,而这些跨越千里的水稻材料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也孕育着一轮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