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官方信息显示,新车上市当天累计订单突破1万辆。
说实话,在合资品牌市场份额被压缩到不足30%的当下,在连BBA旗下的纯电汽车都被这个市场认定为“杂牌”的当下,东风日产N7的如此表现,已经算是获得了近年来合资新能源汽车少有的市场热度。
既然是这样,一定会被问到一个关于“凭什么”的问题。
从市场角度来看,东风日产N7以2915mm的轴距实现了中大型轿车的定位,以11.99万—14.99万元的售价兑现了中型甚至紧凑型轿车的定价。正是这样的反差,才让东风日产N7以合资身份博得几分出圈的迹象。
然而,东风日产不想让N7给世人留下一副缺少技术肌肉支撑,仅靠“廉价”迎合市场的虚胖形象。
所以,N7的母体制造架构“天演架构”被一同发布。以此形成新车被原生架构技术赋能的科技质感。
此举,与DM-i之于比亚迪,SEA之于吉利,Hi4之于长城如出一辙。那么,东风日产是深得中国智造之精髓,还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答案就从“天演架构”中去寻找。
3月1日,东风日产正式发布了全新全栈自研新能源架构——“天演架构”,并宣布基于该架构的首款纯电动汽车——东风日产N7将于4月开启预售。
“天演架构”支持纯电、增程、插混等多种动力形式,采用全球首个14合1电驱系统,能够衍生出轿车、SUV等多种车型。
上述针对“天演架构”的核心信息,均出自于东风日产官方。
事实上,不管之后官方用了多少语言来描述架构优势如何通过东风日产N7实现了产品优势,有一点已经确认:在2025年春天发布的“天演架构”仍然是一个兼顾纯电、增程、插混等多种动力形式的融合架构。
作为融合架构的“天演架构”是不是甫一现世,就应该被一棒子打死?就应该断定它肯定不行?
当然,不能这么绝对。
但是,从行业技术角度来看,融合架构一定是内燃机时代向电动化过渡的折中方案,它和原生纯电架构比起来,后者才是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深度定制的终极形态。
而且,随着高压快充、全域900V电气架构等技术的普及,二者的性能鸿沟将持续扩大。
比如,融合架构机械结构冗余将导致系统性缺陷。
融合架构需预留发动机舱、变速箱安装位等冗余结构,导致电池舱空间被挤压。
典型表现是轴距利用率不足。例如同平台燃油车轴距2800mm,纯电版本电池厚度需压缩至少20%,用以适配原底盘,而原生纯电架构可通过电池平铺实现轴距利用率提升15%。
同时,为兼容燃油动力总成,融合架构无法采用纯电平台特有的前后轴重量50:50黄金配比。实测数据显示,基于融合架构下的纯电动汽车,前轴载荷普遍超55%,影响操控稳定性。
另外,融合架构需要直面技术迭代的成本差异。
融合架构受限于机械兼容性,难以适配未来固态电池模组。而模块化原生纯电架构则支持电池舱容积弹性扩展至少30%。
在软件定义汽车层面。
原生纯电架构可通过OTA实现电机扭矩分配策略、BMS算法的持续优化,而融合架构受ECU分散控制影响,软件升级需跨供应商协调,迭代周期至少延长3倍以上。
还有,融合架构有不可回避的电子电气架构的代际差距。
因为融合架构多沿用燃油车CAN总线,难以支撑智能驾驶所需的高带宽需求。例如激光雷达单点云数据流达100Mbps,而原生纯电架构则可以采用以太网架构实现毫秒级响应。
所以,即便我们抛开东风日产“天演架构”不谈,只谈融合架构本身,用它来量产纯电动汽车,还是存在诸多先天不足的因素。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东风日产的造车功力,在“天演架构”既有的能力范围内,N7总是通过后天努力,力求将自己变得更好。
现在,我们回到东风日产“天演架构”与N7之间的技术与产品的关联上来。看看东风日产如何解决架构劣势与寄望产品出圈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
首先,为了解决架构需兼容插混车型的机械传动布局,导致电池舱空间被挤压的问题。东风日产将N7的电池包厚度尽可能的做到了135mm左右,由此使得N7获得了83%的“超高”得房率。
当然,这和行业领先的纯电平台普遍控制在110mm以内存在一定差距,这将直接影响座舱垂直空间利用率。
比如,阿维塔12与极氪001的“得房率”同为84.5%,小鹏P7+的“得房率”则高达88%,而这些都是纯电平台带来的先天优势。
再看,技术集成下的优劣并存。
据东风日产官方说辞,“天演架构”实现了全球首个14合1智能电驱,集成度全球最高。
当然,这是为兼容增程/插混车型的发动机舱布局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高集成度电驱系统虽实现功率密度4.4kW/kg,但不可回避的是,故障后需整体更换模块,单次维修成本一定比传统电驱系统高。
甚至,电驱总成更换工时时长也将超过纯电平台车型,这些都是需要用户后期来买单的。
还有,在智能化赋能层面,N7必然选择的战术性妥协。
N7的中央超算SOA架构预留算力双冗余设计,中低配车型标配8155芯片,高配车型标配8295芯片。
受限于价格,这也算是时下主流的设计策略。
但高配车型依赖超声波/毫米波雷达,低配采用纯视觉方案,全系缺少激光雷达的策略,不仅会导致用户实际体验差异悬殊,还会让整体体验感欠佳。
特别是在大雨、浓雾等极端天气下,因为激光雷达的缺失,对障碍物误判率可能升高。
本质上讲,N7妥协之后的方案,与天演架构需兼容多动力形式,导致前机舱预留传统动力系统安装空间,限制了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的集成位置选择有关;
也与融合架构下,智驾系统的多摄像头数据流需与动力控制信号共享带宽,从而使得实际有效传输速率大概率被限制在800Mbps,影响端到端大模型的实时决策效率有关。
事实上,不难发现,这些技术矛盾在N7车型上形成了典型特征:作为多动力平台产物,其纯电版本在核心指标上通过后天努力,可以进一步缩小与行业主流水平的差距。
但关键性能参数较专属平台车型存在的差距,则很难得到完全弥补。
简单理解,一个人的身高一定会遗传父母的身高,姚明的女儿姚沁蕾出生于2010年5月,15岁的她身高已超过1.9米。其
实,在我们身边,孩子的身高超过父母身高的情况也比较普遍,但是想要一个普通身高的父母生出一个15岁就能达到1.9米的女儿,可能性则极小。
回到架构与产品的关系上来看,东风日产采取的这种“全兼容”的普通策略,在拓展产品线的同时,就已经设定了纯电性能的上限阈值。
当然,我们无意于去全面否定东风日产N7的产品价值,特别是对标价格之后。
在新能源领域,目前几乎所有的合资品牌都处于“风雨飘渺”中。
东风日产至少还在通过“合资品质+本土创新”的双轮驱动,试图讲好一个“源自中国、面向世界”的全新样本故事。
只是,正如文首所说,这都到了2025年,融合架构肯定应付不了全球最顶尖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这表明,东风日产的电动化转型应该有一个更坚决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