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物勃发、绿意葱茏的美好时节,徐汇区迎来了法治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时刻。5月13日,上海首个法治化营商环境生态司法创新基地、徐汇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基地及上铁法院环境资源案件巡回审判点,在徐汇区漕河泾开发区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徐汇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融合发展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签约仪式
仪式上,上海铁路运输法院与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区司法局、区生态环境局、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共同签署《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生态司法创新基地合作备忘录》和《徐汇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基地合作备忘录》。这一举措,是司法实践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的生动写照,也预示着徐汇将依托法治框架,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全新路径。
法治化营商环境生态司法创新基地揭牌
据了解,法治化营商环境生态司法创新基地由上铁法院、徐汇区司法局、区生态环境局、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联合共建。该基地整合司法、行政与产业服务资源,通过建立包容审慎监管、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修复、巡回审判、综合治理等机制,实施柔性执法,引导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同时,加强绿色低碳技改抵扣赔偿损失方式的推广适用,助推困境企业绿色低碳转型重生。此外,该基地还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涉企环境争议源头治理,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徐汇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基地揭牌
徐汇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基地则由上铁法院、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区生态环境局、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协同打造。该基地设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推广碳汇认购、劳务代偿等替代修复模式,动员企业参与低碳实践。同时,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跟踪、监督、执行等常态化管理机制,依法依规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与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案件中涉及的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环境资源案件巡回审判点揭牌
环境资源案件巡回审判点设于虹梅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上铁法院将依托该平台开展环境资源案件巡回审理,强化“以案释法”功能,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示范引领效应。
座谈交流现场
当天还举办了座谈交流,虹梅街道、区司法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人民检察院、上海铁路运输法院、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代表纷纷表达对“生态司法双基地+巡回审判点”高度认可。
徐汇区人大代表现场点评道,此次揭牌的基地将生态治理与营商环境建设统筹推进,一方面以精准指导划定企业环保红线,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清单,让守法企业能够心无旁骛地发展壮大;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异地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碳汇认购等多元化修复机制,让破坏者转变为修复者,真正实现“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基地的成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生态司法领域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不仅标志着多元共治的生态司法体系迈入新阶段,更为徐汇区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城市治理样本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杨宜修、朱昱伟、康家辉
编辑:陈海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