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怎么来的?
我们不妨看一下其进展过程:正常胃黏膜→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
这个月没好好吃饭,最近吃的不太健康,然后就胃癌了?并不是的。
胃癌,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慢慢“积累”。
自己去医院或陪父母去医院做检查,有听到过“萎缩性胃炎”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胃癌中的重要一环——萎缩性胃炎。
一半的人逃不掉!“萎缩性胃炎”有多严重?
从世界范围来看,萎缩性胃炎更像是一种器官老化现象。
为什么这么说?
早些年,世界卫生组织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会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中20~50岁患病率仅12%左右,但51~65岁则高达52%以上。
可以说,只要你活得够久,这个“萎缩”似乎很难逃掉。
一个萎缩性胃炎患者,往往会出现腹部疼痛、饱胀、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有时还会伴随恶心、呕吐、嗳气、消瘦、乏力等,反复发作!
萎缩性胃炎与浅表性胃炎同属于慢性胃炎,一般来说萎缩性胃炎比浅表性胃炎更严重,但症状表现上却未必。
同时呢,萎缩性胃炎不容易治愈,萎缩的粘膜想要重新恢复到正常胃黏膜的可能性较小,极少数情况还可能发展成恶性肿瘤。
医生有时看到检查单会多问几句是有原因的,萎缩性胃炎确实是癌前病变,或者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好好的胃,怎么就萎缩了呢?
好好的胃,原本是好好的。但也经不住一年又一年的“摧残”。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
有研究将6个主要的危险因素按危险度做了排序,依次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史、情绪抑郁、长期饮酒、长期吸烟、年龄50岁以上、常吃腌制食物。
1、幽门螺杆菌感染史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 年,上海)》就曾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萎缩性胃炎最重要的病因。
胃壁能抵御各种微生物的入侵,却唯独防不住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能够粘附于胃黏膜的上皮细胞,抗住胃酸“绞杀”的同时,产生细胞毒素和空泡毒素,引发细胞的空泡化及凋亡,导致严重的炎症反应。
幽门螺杆菌的持续感染,就会造成萎缩性胃炎。
而恰恰,我国成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40%~60%。
2、情绪抑郁
现代研究指出,持续强烈的精神刺激会诱发和加重溃疡。
与普通人相比,情绪焦虑和抑郁的人更容易发生萎缩性胃炎,尤其是情绪抑郁。
果真是,忧思伤身!
抑郁情绪会改变内分泌和脑神经介质,造成机体免疫力的下降,诱发各种疾病。
3、吸烟和饮酒
这两个可都是诱发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原因。
酒精会破坏胃黏膜表面的粘液层,引起黏膜充血、肿胀和糜烂,最终导致胃炎等胃部疾病。
饮酒危险程度与饮酒量及酒的浓度有关,一般烈性酒的危险度更高。(呲!这嗓子火辣辣的感觉)
前列腺素能改善胃黏膜的微循环,促进粘膜的修复,但吸烟会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同时,烟草中的尼古丁还会造成胃黏膜下的血管收缩、痉挛,使黏膜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诱发萎缩。
4、年龄50岁以上
前面就提到了,萎缩性胃炎更像是一种“退化”,年龄的增加会使胃壁粘膜细胞逐渐衰老,免疫功能减弱,出现萎缩。
5、常吃腌制食物
腌制食物需要大量的盐,高浓度盐会刺激胃黏膜而导致壁细胞脱落,造成胃黏膜屏障的破坏,诱发萎缩性胃炎。
日本的相关研究指出,食用传统日本食物(高盐食物)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
韩国也有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与伴化生的萎缩性胃炎发生增加呈正相关,可能是因高盐饮食破坏胃黏膜屏障,促进了幽门螺杆菌在胃黏膜的定植。
我的胃已经萎缩了,该怎么办?
确切地说,萎缩性胃炎目前没有针对性的、效果明确的治疗方法。
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 年)》中就可以大致明白,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以延缓和阻滞病变的进展、降低癌变风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主。
首先,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措施,能部分逆转胃黏膜萎缩,降低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幽门螺杆菌,简直是胃的天敌啊!
也可以根据症状,服用一些促动力药、消化酶制剂、抑酸药等。
此外,保持清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的食物,保证充足睡眠,戒烟戒酒等都是一般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微创方法),对不规则、大面积的病症进行切除,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封秋毫,彭卓嵛,岑家爱,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诊疗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3):141-144.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24.03.043.
[2]王泽文,赵怡然,王振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 中外医学研究,2024,22(8):156-159. DOI:10.14033/j.cnki.cfmr.2024.08.038.
[3]朱静怡,翟惠虹,李鹏.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随访. 中华内科杂志,2020,59(01):71-74. DOI:10.3760/cma.j.issn.0578-1426.2020.01.013
[4]曹阳,顾巍杰,杨德才,等. 基于临床流调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危险因素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4):1060-1067. DOI:10.11842/wst.2019053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