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变数的经济世界里,油价的每一次波动都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近期,一则重磅消息在财经和汽车领域掀起波澜 —— 新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时间确定,下周,国内油价或将迎来大幅下调!这一消息,无疑给广大车主和相关行业注入了一剂 “强心针”。



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深入分析后发现,尽管连续三天国际油价呈现上涨态势,但三地原油价格平均值变化率仍为油价下跌 5.57%。这就意味着,国家发改委将于 5 月 19 日 24 时大幅下调国内油价,每吨下调幅度高达 290 元。折合成每升油价,下降幅度约为 0.26 元。此轮下调后,全国加油站将迎来年内第五次油价下调,国内油价更是会大幅下跌至 2022 年以来的低点,曾经让车主们心心念念的 92 号汽油价格,有望重回 6 元时代!



五一假期期间,国际原油市场便已暗流涌动。美国 WTI 原油价格与布伦特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开启了这一轮价格下行通道。进入 5 月第二周,即便近三个交易日油价有所反弹,但在整个国内油价调整周期内,国际油价依然下跌明显。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世界石油供需矛盾的加剧。在供应端,OPEC + 产油国仿佛商量好似的,加速增产石油。沙特、俄罗斯等 8 个产油国联合宣布,自 6 月起日均增加原油产量超过 40 万桶。与此同时,美国石油公司的页岩油产量也强势回升,多方因素叠加,预计全球原油日供应量将增加约 120 万桶。如此大规模的增产,使得原油市场的供应一下子变得充裕起来,价格自然承受着巨大的下行压力。



从需求端来看,全球经济增长的步伐似乎有些乏力,这直接导致了原油需求增长预期的下降。不仅如此,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销量暴增。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这使得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进一步减少了对原油的需求。当供应不断增加,而需求却在萎缩时,国际油价的下跌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国家发改委在 2016 年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国内油价调整结果严格与国际油价的涨与跌接轨。每 10 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国内油价,汽油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综合考虑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费用和适当利润来确定。随着 10 个工作日原油价格均值变化率持续呈现负值,即便经历了国际油价三连涨,最新油价下跌幅度依然稳定在 - 5.57% 的水平,国内油价下降幅度达到 290 元 / 吨,远超 50 元 / 吨的成品油调价 “门槛”。因此,5 月 19 日国内油价迎来大幅下调已成必然之势。



今年以来,国内已经落实的 9 轮油价调整结果呈现出 “4 跌 3 涨 2 平” 的态势,国内油价累计下调幅度为 425 元 / 吨,当前国内油价本就处于 2023 年以来的低点。而 5 月 19 日的这次油价下调,将成为 2025 年第 5 次国内油价下跌。届时,绝大部分省区市的 92 号汽油价格将跌破 7 元 / 升。按照每升 0 号柴油、92 号汽油零售价格下降 0.25 至 0.27 元来测算,车主们加满 50 升的汽车油箱,一次就能节省十几元。这对于广大车主来说,无疑是实实在在的利好,以后开车出行的成本将有所降低。



对于物流运输等行业而言,油价的大幅下调更是一场 “及时雨”。在这些行业的运营成本中,燃油费用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油价下降,意味着运输成本降低,企业的利润空间有望得到提升。这不仅能减轻企业的经营压力,还可能促使物流运输费用下降,进而对整个产业链的成本产生积极影响,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物价水平,让消费者受益。



下周即将到来的油价大幅下调,无论是对车主个人,还是对相关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缓解人们在出行成本上的压力,还能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油价的波动犹如大海中的波涛,难以完全预测。国际政治局势、全球经济发展态势、新能源技术的革新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在未来影响油价的走势。作为消费者和从业者,我们在享受油价下调带来的利好时,也应时刻关注市场动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