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首位站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京剧传奇人物,开嗓瞬间震撼全球!
作为被赞誉为“京剧第一美女”的梅派正统传人,她一甩水袖、一亮相,全场喝彩声如潮。
如今59岁的李胜素,虽然没有成为“妈妈”,却早已将京剧传承的种子撒遍四方。
桃李满天下的她,用另一种方式,把日子过得让全网都羡慕不已,堪称“人生赢家”!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从农村走出的京剧新星
1966年,李胜素出生于河北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
父母靠着几亩薄田养育六个孩子,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一个冬天,村里搭起戏台上演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寒风刺骨,小胜素却抱着膝盖坐在前排,眼睛紧紧盯着台上不眨一下。
散场后,她顶着一头霜花跑回家,进院子就扎了个草人当杨子荣,举着树枝高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隔壁邻居路过,看到她有模有样的表演,直拍大腿:“这丫头嗓子亮堂,眼神还有戏,将来准能成大角儿!”
在她10岁那年,县豫剧团到乡下招生。
李胜素挤进人群,张口唱了两句《红灯记》,考官当场拍板要她,但30块钱学费却愁坏了全家。
父亲蹲在门槛上抽了一宿旱烟,第二天把家里两只下蛋的老母鸡卖了,凑钱送她上学。
进入剧团后,李胜素成了最刻苦的学生。
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练功,压腿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咬紧嘴唇一声不吭。
有一次登台表演,舞台木板突然翘起,她整个人摔在地上,脚腕肿得像馒头。
可下一场戏马上开始,她咬牙缠上布条,一瘸一拐地继续演出,直到谢幕时才瘫倒在后台。
后来考上河北艺校后,她又从豫剧转向京剧。
别的同学休息时,她还在排练厅琢磨《武家坡》的念白,对着镜子练习《春香闹学》的表情。
老师教《扈家庄》的武戏,她摔得浑身是伤,爬起来接着翻跟头。
一次练枪花时,枪头戳到脸上划出一道血痕,她简单擦了擦脸,又接着练。
就凭着这股狠劲,她成了学校里有名的“拼命三娘”,也因此获得了在省级汇演中演唱《廉锦枫》的机会。
舞台上她一开口,台下的梅葆玖眼睛立刻放光。
这姑娘水袖甩得干脆利落,眼神里透着戏,浑身散发着梅派的韵味。
演出刚结束,梅葆玖便直接跑到后台问她:“想不想学梅派?”
李胜素当场愣住,眼泪刷地就流了下来,她做梦也没想到能拜梅派大师为师。
此后八年,梅葆玖手把手教导她:教她甩水袖,教她拿捏杨贵妃的眼神,甚至拿出梅兰芳先生留下的戏服让她试穿。
冬天练功房没有暖气,梅先生就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给她围上。
唱错了也不生气,只是一遍又一遍耐心示范。
2004年,李胜素身着华丽的戏服,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
当掌声响起时,她明白,当年那个在后台含泪点头的决定,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外界疯传的“绯闻丈夫”们
舞台上的李胜素光彩照人,而舞台下的她却总是被莫名的感情传闻包围。
由于观众对她太过关注,这些年凭空出现了好几个“丈夫”,每段传闻都传得栩栩如生。
首当其冲的是与她搭档三十多年的于魁智。
从经典剧目《贵妃醉酒》到新拍的京剧电影《满江红》,两人的配合堪称完美。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像事先商量好一样默契。
结果观众看戏不过瘾,私下开始传他们是一对夫妻。
但知情人都清楚,于魁智早有自己的家庭。
梅葆玖去世那会,李胜素在后台难过,于魁智只是默默站在她身边,用手轻轻撑住她的背。
这个动作胜过千言万语,也让大家看清了他们纯粹的情谊。
其次是央视主持人白燕升。
两人因戏曲节目结识,聊起京剧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结果不知从哪传出“才子佳人”的说法,甚至有人编造起恋爱故事。
但熟悉白燕升的人都知道,他一直悉心照顾瘫痪的妻子,这份深情根本容不下这些不实传言。
面对这些无端猜测,李胜素从不解释,时间久了,谣言也就消散了。
最离谱的是李胜素在节目里随口提到“家里有人帮忙做家务”,网友立马开启“侦探模式”,全网寻找她老公的身份。
最后才搞清楚,原来是团队成员帮她处理生活琐事。
其实,李胜素也曾谈过恋爱。
第一段是和剧团的打击乐手,两人因为共同热爱戏曲走到一起,可惜演出行程太忙,一个在南一个在北,渐渐没了共同话题。
第二段是和一位事业有成的商人,对方可以给她安稳的生活,却希望她放弃舞台。
这怎么可能?
从10岁开始学戏,舞台早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这段感情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如今快60岁的李胜素,活得特别通透。
没有婚姻的束缚,她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京剧上。
有人问她是否后悔,她笑着回答:“人早晚都会离开,不如痛痛快快做自己喜欢的事。我这辈子,就醉在戏里了!”
戏比天大的“艺术小白”
此外,年过半百的李胜素,在生活技能方面也是一个出了名的“小白”。
她不会做饭,分不清电饭煲的煮饭和煮粥功能。
学了几次骑车,不是撞树就是歪进沟里。
就连用洗衣机,也常常把深浅衣服混在一起,闹出不少笑话。
她倒也不藏着掖着,在节目里坦然承认:“我这辈子,就只会唱戏。”
幸好弟弟心疼她,专门当她的司机,不仅接送她演出,还常载着她回老家看望父母。
老两口辛苦了一辈子,即便女儿给他们翻修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添置了各种智能家电,他们还是闲不住,天天扛着锄头往地里跑。
李胜素每次回家,都跟着父母下地干活。
起初,她分不清韭菜和麦苗,浇水时差点把菜苗冲倒,惹得老父亲直摇头。
慢慢地,她学会了给葡萄藤剪枝,能熟练地用镰刀割花生秧。
除了享受和家人相处的时光,李胜素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京剧传承中。
她带学生特别严格,常说:“戏比天大,一点都不能马虎。”
跟随她学戏的年轻人,很多都成为了京剧界的中坚力量。
她还主动走进高校、社区,给大学生讲解京剧的扮相、唱腔,手把手教孩子们画脸谱、甩水袖。
这些年,李胜素带着京剧走出国门,登上日本国立剧院等国际舞台。
演出时,外国观众一开始还看不懂剧情,但当她的唱腔响起,水袖翻飞间,所有人都看得入迷。
谢幕时,雷鸣般的掌声让她热泪盈眶:京剧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我得让更多人了解它的好。
结语
李胜素用一生诠释了对京剧的纯粹热爱。她从穷山沟里的“野丫头”,一路摸爬滚打成为京剧大师,把所有时间都献给了戏台。面对感情绯闻、生活短板,她从不理会,一心扑在艺术上。教学生、传国粹、闯世界,她用行动证明,热爱可以抵挡岁月漫长。这份对京剧的执着和坚守,值得所有人点赞!
【参考文献】1.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2016.04.06-《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国国家京剧院专场演出在我校成功举办》2.燕赵晚报-2005.04.04-《名人会客厅--于魁智:京剧也属于年轻人》3.中国新闻网-2016.04.28-《传承梅葆玖 李胜素将为台湾戏迷带来梅派经典》4.人民网-2016.10.12-《著名京剧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携京剧全本《将相和》《白蛇传》赴英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