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需要蔚来 ET9!德国品牌统治高端市场太久了,蔚来的原创技术能带来新活力!” 大众前 CEO 迪斯在上海车展近乎 “破防” 的呐喊,撕开了欧洲汽车工业百年霸权下的焦虑。



迪斯的危机感并非空穴来风。 新加坡汽车经销商更直接将蔚来定价与 BBA 平齐:“蔚来是一个非常有机会的高端电车品牌,我们从没在新加坡这样的市场见到过。”对他们而言,芯片、线控转向、智能底盘、全域操作系统,每一项都是颠覆行业的存在。更可怕的是,这些核心技术全部实现自主研发。比如,线控转向作为汽车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此前长期被博世、采埃孚等欧美供应商垄断,而蔚来不仅率先实现量产装车,更通过算法优化将响应速度提升至行业领先的 50 毫秒 —— 这意味着当欧洲车企还在实验室反复验证时,蔚来已经让用户坐上了 “未来之车”。



宝马全球设计总监阿德里安范霍伊东克的无声关注同样耐人寻味。这位主导过宝马 X6、8 系等经典车型的设计灵魂,在蔚来展台驻足长达 20 分钟,尤其对 ET9 的 “光瀑式智能大灯” 和 “穹顶式智能天窗” 表现出浓厚兴趣。业内人士分析,这不仅是对产品设计的认可,更是传统设计巨头对中国品牌从 “模仿者” 到 “引领者” 蜕变的震撼。



这场技术突围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家企业的成功。长期以来,全球高端汽车市场被德系品牌筑起的技术壁垒、品牌溢价和专利护城河牢牢把持。而蔚来凭借十年如一日的研发投入 —— 仅 2024 年研发费用就高达 130 亿元,—— 硬生生在芯片、底盘、操作系统三大核心领域实现从 0 到 1 的突破。这种全栈自研的模式,彻底打破了 “微笑曲线” 理论中中国企业只能依附于产业链低端的宿命,将价值创造的核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